7.1.1  控制信息
[菜单路径]  分析设计 > 控制信息

图 7.1.1-1  控制信息

 

区分 版本 / Revision No. 改善建议者 改善内容 内容列表
产品功能 Ver.112 R3 / No.2009-03
桂满秀(MITC)
2009-3-1
Click Click
手册内容 Ver.110 R2 / No.2009-02

张春喜(MITC)

2009-3-1
Click Click
 

1

分析

功能说明
勾选所需的分析项目;分析项目包括特征值分析、线弹性时程分析、施工阶段分析、P-Delta分析。
(1)特征值分析
分析结构的自振特性,又称为自由振动分析;点击特征值分析后的 弹出特征值分析控制对话框,在本对话框中可以选择特征值分析方法和并输入各方法的控制参数。

                         

(a)兰佐斯法                                                                                                                            (b)子空间迭代法

图 7.1.1-1  特征值分析控制

① 分析类型:选择特征值分析的方法,程序目前提供兰佐斯法和子空间迭代法两种方法。默认为兰佐斯法。
  • 兰佐斯方法:1950年由兰佐斯(Lanczos)提出的使用凝聚的矩阵部分计算的方法,计算速度较快。在MIDAS程序中使用更快的兰佐斯(Block Lanczos)法。兰佐斯法适合解大模型的特征值问题。
  • 子空间迭代法:1972年由贝兹(Bathe)提出的方法,比较稳定可适用于各种结构的特征值分析中。在计算大规模模型的部分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时效率较高。
② 频率数量:输入要计算的振型数量,有用户直接输入和自动计算两个选项。默认为自动,质量参与系数之和默认设置为90%。
  • 自动:按照用户输入的质量参与系数之和自动计算所需振型数量的功能。程序在调整计算中因为是按一定增幅增加振型数量,所以最终的质量参与系数之和会稍微大于用户输入的值。程序内部控制的最大振型数量为1000个。
  • 质量参与系数的和:规范要求的最小质量参与系数之和为90%,这样的设置将保证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大的振型都能包含在分析中;当质量参与系数之和不足90%时需要增加振型数量。
  • 用户定义:用户输入的振型数量不能超过结构所具有的最大振型数量。当用户输入的振型数量超过了结构所具有的最大振型数量时,程序只计算到结构所具有的最大振型数量。一般来说将楼层指定为刚性楼板时,每个楼层会有两个平动自由度和一个绕竖轴的旋转自由度。对子空间迭代法只提供用户输入的方法。
③ 特征值控制参数:输入子空间迭代法的分析控制参数。默认迭代次数:20 ,子空间大小:1,收敛误差:  。
  • 迭代次数:子空间迭代法是通过反复迭代计算求解特征值的,当计算到最大迭代次数或满足收敛误差时将停止计算。
  • 子空间大小:子空间迭代迭代法的大小Ns在程序中使用下面的公式自动优化:
Ns = max(Ns, min(2Nf, Nf+8))
在此Nf为振型数量。一般来说默认值均为适合于各种分析情况的值,建议使用默认值。
(2)P-Delta分析

点击P-Delta分析后的 弹出P-Delta分析控制对话框,在本对话框中可以输入P-Delta分析的控制参数。

图7.1.1-2  P-Delta分析控制

① 控制参数
  • 迭代次数:P-Delta分析的终止分析条件,默认值是5;
  • 收敛误差:P-Delta分析的终止分析条件,为位移范数。默认值是  。
② P-Delta荷载
  • 荷载工况:选择P-Delta分析中构成几何刚度的荷载工况。一般选择长期荷载作用(自重和其它恒荷载)。 默认恒荷载和活荷载。
  • 系数:输入荷载的组合系数,默认值:1。
  • 添加:选择荷载工况输入组合系数后点击添加就能将该荷载工况加到列表中。
  • 编辑:在列表中选择已定义的工况,修改组合系数后点击编辑按钮修改。
  • 删除:在列表中选择已经定义的工况点击删除按钮将其删除。

 

注意事項

(1)迭代次数:虽然次数越大结果会精确,但是分析时间也会增加。
(2)P-delta分析中使用的荷载用于构成结构的几何刚度矩阵,适用于时程分析、特征值分析、反应谱分析、静力分析。考虑P-delta分析时,只受拉或只受压构件均按双向受力构件计算。
(3)收敛误差:数值越小结果越准确,但是分析时间也会增加。分析过程中只要迭代次数和收敛误差中的一项满足要求时就会停止分析。

 

2

设计

功能说明
选择需要批量设计的构件,包括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结构设计、钢骨混凝土构件设计。
(1)钢筋混凝土构件
  • 梁设计:将框架梁、次梁、转换梁等梁构件包含到批量设计中;
  • 柱设计: 将框架柱、转换柱等柱构件包含到批量设计中;
  • 墙设计:将墙构件包含到批量设计中;
  • 楼板设计:将板构件包含到批量设计中;
  • 支撑设计:将支撑构件包含到批量设计中;
  • 节点设计:将梁柱节点设计包含到批量设计中。
(2)批量设计钢结构构件设计
  • 梁设计:将框架梁、次梁、转换梁等梁构件包含到批量设计中;
  • 柱设计:将框架柱、转换柱等柱构件包含到批量设计中;
  • 支撑设计:将支撑构件包含到批量设计中。
(3)批量设计Steel构件设计
  • 柱设计:将框架柱、转换柱等柱构件包含到批量设计中。

 

1

特征值分析

2

反应谱分析

3

P-Delta分析

4

施工阶段分析

5

用户设置质量参与系数之和

6

控制数据

7

自动考虑质量参与率

8

实用的特征值分析

9

活荷载最不利布置分析

10

考虑P-Delta的分析

11

考虑施工阶段的分析

12

接近实际的反应谱分析

13

异形柱设计及双偏压柱 设计

14

中震设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