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3  详细分析结果
[菜单路径] 结果 > 构件分析结果 > 详细分析结果
区分 版本 / Revision No. 改善建议者 改善内容 内容列表
产品功能 Ver.112 R3 / No.2009-03
桂满秀(MITC)
2009-3-1
Click Click
手册内容 Ver.110 R2 / No.2009-02

张春喜(MITC)

2009-3-1
Click Click
功能说明

                           

(a)等值线                                                       (b)内力图
图8.4.3-1  详细结果

 

输出各种荷载工况及荷载组合作用下转换梁及详细分析墙的内力及应力结果。

(1)显示选项:提供了内力和应力两种输出方式,下面的复选框可以选择输出结果的构件类型,包括转换梁和墙两种构件。
(2)荷载工况/荷载组合:
选择需要查看结果的荷载工况或荷载组合,点击后面的按钮 可以弹出定义荷载组合的对话框。
(3)内力选项

  • 单元:显示各单元的内力值;取该单元上各节点内力值的最大值输出;如图8.4.3-2所示,单元1的内力为max(N11,N12,N13,N14);其中Nij为单元在该节点的内力。

  • 节点平均值:共享节点的内力取此节点所属各单元在该节点内力值的平均值,如图8.4.3-2所示,节点5的内力取N5=average(N15,N25,N35,N45),其余节点同此方法取内力。此时单元内力则为本单元各共享节点内力的最大值。如图8.4.3-2所示,单元1的内力取max(N1,N2,N4,N5)。

  • 激活的节点平均值:勾选激活的节点平均值选项时,节点平均值法只取目前激活的单元计算节点内力。

图8.4.3-2  单元内力示意

 

 

(4)应力选项

          单元、节点平均值、激活的节点平均值内容同内力选项。

          板顶:显示板单元顶面处的应力,顶面指构件局部坐标系z方向最上边缘处;

          板底:显示板单元底面处的应力,底面指单元局部坐标系z方向最下边缘处;

          两端:同时显示板单元顶面和底面处的应力;

          绝对值最大值:仅显示板单元顶面和底面处的应力绝对值的最大值。

(5)内力成分

  • Fxx:构件局部坐标x轴方向上单位宽度轴力;

  • Fyy:构件局部坐标y轴方向上单位宽度轴力;

  • Fxy:构件局部坐标系x-y平面内(平面内受剪)单位宽度剪力(Fxy=Fyx);

  • Fmax:单位宽度最大主轴力;

  • Fmin:单位宽度最小主轴力;

  • FMax:单位宽度绝对值最大的轴力。

          各项内力以下图中箭头指向为正。

 

图8.4.3-3  内力成分

 

(6)应力成分

  • Sig-xx:在构件局部坐标x轴方向的轴向应力(垂直于局部坐标系y-z平面);

  • Sig-yy:在构件局部坐标y轴方向的轴向应力(垂直于局部坐标系x-z平面);

  • Sig-xy:在构件局部坐标系x-y平面内的剪应力(平面内剪应力);

  • Sig-max:最大主应力;

  • Sig-min:最小主应力;

  • Sig-eff:有效应力(von-Mises应力);

  • Max-Shear:面内最大剪切应力。

          各项应力以下图中箭头指向为正。

 

 

(7)输出数值位置

  • 最大值:取单元各节点最大内力及应力值输出;

  • 单元中心:取单元中心点位置内力及应力值输出。

 

注意事項

(1)转换梁及详细分析墙需要用户在前处理指定;

(2)转换梁和详细分析墙的网格划分尺寸可在 结构>模型控制中设置,详细介绍参见第3.3.1节。

(3)根据有限元分析特点,仅输出各个单元的节点处内力及应力值,每个节点可能分属不同的单元,所以相同节点(共享节点)处各个单元的内力及应力值可能不同,如何确定单元的内力及应力值,程序给出了几种方法,即提供单元、节点平均值及激活的节点平均值三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