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说明 |
用表格形式输出层间位移角、有害层间位移角、层剪力的时程分析结果,结果中包括最小值、最大值、全部(绝对值最大)结果。 |
|
|
层间位移角表格中按塔块、楼层、层高、时程荷载工况、发生时间、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容许层间位移角、验算(按《抗规》GB50011-2001第5.5.1条验算)结果的顺序输出。
有害层间位移角的计算方法依据《广东省高规补充规定》DBJ/T15-46-2005第3.5.1条,用户可根据输出的有害层间位移角与层间位移角的比值,适当调整层间位移角的限值。 |

|
图8.5.6.1-1
层间位移角
|

|
图8.5.6.1-2
层间有害位移角 |
容许层间位移角的输入:
在层间位移角表格中按鼠标右键,点击"容许层间位移角",在此可输入一般楼层和框支层的容许层间位移角(只有在前处理的楼层组装中勾选转换层时,在后处理表格中才能输入框支层的容许层间位移角)。另外,程序会根据在模型控制对话框中选择的结构形式,按照《抗规》GB50011-2001表5.5.1自动设置弹性层间位移角的限值。 |

|
图8.5.6.1-3
容许层间位移角 |
|
|
按时程荷载数据、塔块、层、荷载数据中的各时程荷载工况(一个荷载数据中可以有三条地震波,每个地震波对应一个时程荷载工况)作用下的层剪力、各条波的层剪力平均值(取荷载数据中各时程荷载工况下的平均结果)、反应谱分析的层剪力结果顺序输出。
另外,对每一个时程荷载数据在最下面一行还会按照《抗规》GB50011-2001第5.1.2条的要求,输出时程分析各条波的层剪力与反应谱分析的层剪力结果的比较,以及各条波的层剪力的平均值与反应谱分析的层剪力结果的比较,以判断地震波的适用性。参见图8.5.6.2内容,其中LC1、LC2、LC3为三条地震波层剪力结果;平均为三条地震波层剪力的平均值;RS为反应谱分析层剪力结果。 |

图8.5.6.2 层剪力 |
注意事項 |
(1)根据《抗规》GB50011-2001第5.1.2条,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65%,多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底部剪力的平均值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80%。
(2)只有当时程分析地震波的作用方向与反应谱作用方向一致时,才提供比较结果。 |
|
 |
1 |

|
时程分析结果 确认 |
2 |

|
多样的时程结果分析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