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2  周期、地震作用及振型
区分 版本 / Revision No. 改善建议者 改善内容 内容列表
产品功能 Ver.112 R3 / No.2009-03
桂满秀(MITC)
2009-3-1
Click Click
手册内容 Ver.110 R2 / No.2009-02

张春喜(MITC)

2009-3-1
Click Click
功能说明

该文件主要输出与结构整体性能相关的一些内容。输出内容如下:

(1)振动周期(秒),X、Y方向的平动因子及Z向扭转因子,振型质量参与系数

其格式如下:

振型号,周期,X向平动因子,Y向平动因子,Z向扭转因子

振型号,X向平动质量系数,Y向平动质量系数,Z向扭转质量系数

最后输出:

X向平动振型质量参与系数总计

Y向平动振型质量参与系数总计

Z向扭转振型质量参与系数总计

结构的周期比 (Tt/T1)

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 =  (度)

 

注意事項

(1)有效质量系数是判断结构振型数够否的重要指标,也就是地震作用够否的重要指标。当有效质量系数大于90%时,表示振型数、地震作用满足规范要求,否则应该增加计算振型数量;

(2)《高规》第4.3.5条控制结构的扭转效应,对第一扭转周期Tt与第一平动周期T1之比给出明确规定。程序中对于第一周期是这样判断的:X或Y向平动因子最大对应振型的周期为第一平动周期;Z向扭转因子最大,且扭转因子大于0.5对应振型的周期为第一扭转周期;

(3)用户对于第一周期的判断还应该结合振型图的形状,查看结构在该振型作用下是否为整体振动,第一周期对应的振型必须是整体振动的振型,而不是局部振动的振型。因此建议对于程序自动计算的周期比结果还应该人为核算一下是否合理;

(4)输出的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为与整体坐标系X轴的夹角,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

 

功能说明

(2)各振型的地震力及基底剪力的输出

输出用户定义的各个方向地震作用工况(RS_*)及最不利地震作用工况(RS_C(*))下的地震力。

其格式如下:

【RS_*】振型**的地震力

塔号,层号,F.x,F.y,F.t

其中:    

F.x:X方向的地震力分量(kN);

F.y:Y方向的地震力分量(kN);

F.t :X(Y)方向的地震力的扭矩(kN.m)。

【RS_*】各振型的基底剪力

振型,基底剪力(kN)

【RS_*】各层地震作用 (CQC(耦联)或SRSS(非耦联))

塔号,层号,层地震力,楼层剪力,剪重比,倾覆弯矩

最后输出:

抗震规范(5.2.5条)中要求的最小剪重比(%)= x.xx%。

 

1

Text结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