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  板内力
[菜单路径] 设计结果 > 内力结果 > 板内力
区分 版本 / Revision No. 改善建议者 改善内容 内容列表
产品功能 Ver.112 R3 / No.2009-03
手册内容 Ver.110 R2 / No.2009-02

 

 

功能说明
本项用于在三维模型中,查看各种荷载工况或荷载组合作用下的板内力。
适用基础类型:

①平板式筏基[板元法]、平板式桩筏[板元法]、独基+底板基础中的底板,可查看构件或单元的内力结果;
② 梁板式筏基[板元法]、梁板式桩筏基础[板元法],可查看单元内力结果。

 

     

图10.2.4-1  板内力

 

图10.2.4-2  板内力(构件)

 

图10.2.4-3  板内力(单元)

 

 

点击板内力后面的 按钮,可以表格形式显示板的内力。
(1)荷载工况/荷载组合
:选择需要查看内力的荷载工况或荷载组合;点击后面的按钮可查看荷载组合列表;;
(2)板内力选项
:可以选择按构件或单元来输出内力。构件是指按轴线分割成的房间板块;
(3)正、负
:显示内力值的正值还是负值;
(4)显示选项
:可以按等值线、数值及图例等进行选择显示,并可对每项显示样式进行详细设置,具体操作同前面菜单,这里不再详述;

a.构件:
 


图10.2.4-5  构件弯矩示意图


 

 

其中:
Mxb1/Mxb2/Mxb3:
下部绕构件坐标系y轴旋转的支座弯矩,分别对应X向柱上板带/X向跨中板带/X向柱上板带的各支座截面处;板下部受拉为正,上部受拉为负,单位:kN.m/m;
Mxt1/Mxt2/Mxt3:
板上部绕构件坐标系y轴旋转的支座弯矩,分别对应X向柱上板带/X向跨中板带/X向柱上板带的各支座截面处;板下部受拉为正,上部受拉为负,单位:kN.m/m;
Myb1/Myb2/Myb3:
板下部沿构件坐标系x轴旋转的支座弯矩,分别对应Y向柱上板带/Y向跨中板带/Y向柱上板带的各支座截面处;板下部受拉为正,上部受拉为负,单位:kN.m/m;
Myt1/Myt2/Myt3:
板上部沿构件坐标系x轴旋转的支座弯矩,分别对应Y向柱上板带/Y向跨中板带/Y向柱上板带的各支座截面处;板下部受拉为正,上部受拉为负,单位:kN.m/m;
Mxm:
板上部(或独基底板下部)绕构件坐标系y轴旋转的跨中弯矩,对应X向跨中板带在跨中截面处;板下部受拉为正,上部受拉为负,单位:kN.m/m;
Mym:
板上部(或独基底板下部)绕构件坐标系x轴旋转的跨中弯矩,对应Y向跨中板带在跨中截面处;板下部受拉为正,上部受拉为负,单位:kN.m/m。


图10.2.4-5  板带划分示意

 

b. 当选择按 " 单元 " 输出内力时,下面菜单内容如下:
① 选项
单元
:显示各单元的内力值;取该单元上各节点内力值的最大值输出;如图10.2.4-6所示,单元1的内力为max(N11,N12,N13,N14);其中Nij为单元在该节点的内力。
节点平均
:共享节点的内力取此节点所属各单元在该节点内力值的平均值,如图10.2.4-6所示,节点5的内力取N5=average(N15,N25,N35,N45),其余节点同此方法取内力。此时单元内力则为本单元各共享节点内力的最大值。如图10.2.4-6所示,单元1的内力取max(N1,N2,N4,N5)。

 

图10.2.4-6  单元内力示意

 

② 内力
Mxx:
绕构件局部坐标y轴旋转的单位宽度的弯矩;板下部受拉为正,上部受拉为负;

Myy:绕构件局部坐标x轴旋转的单位宽度弯矩;板下部受拉为正,上部受拉为负;
Mxy:
绕构件局部坐标x轴(或y轴)旋转的单位宽度的扭矩;
Vxx:
作用于构件局部坐标yz平面上,沿构件局部坐标z轴(厚度)方向单位宽度的剪力;
Vyy:
作用于构件局部坐标xz平面上,沿构件局部坐标z轴(厚度)方向单位宽度的剪力;
Vmax:
取max(|Vxx|,|Vyy|)输出,即单位宽度的绝对值最大的剪力。

 

注意事项

(1)构件弯矩是按板带范围内的所属单元弯矩的平均值来整理的,板带划分示意见图11.2.4-5。
(2)查看房间的板块可以利用" 收缩视图" 的功能,操作路径主菜单视图>渲染视图>收缩视图
(3)有限元方法分析后,节点所属的不同单元在该节点产生的内力值和应力值是不同的,这是由有限元分析的特点来决定的,所以程序提供上述按" 单元 " 和 " 节点平均 " 两种方式输出单元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