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
区分 版本 / Revision No. 改善建议者 改善内容 内容列表
产品功能 Ver.112 R3 / No.2009-03

手册内容 Ver.110 R2 / No.2009-02

 
功能说明

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包括柱计算长度系数计算方法、柱(剪力墙、楼板)配筋设计方法及使用性能验算时挠度和裂缝验算限值等。

1. 按《高规》5.6节生成荷载组合

建筑物高度为10层或28m以上时,应按《高规》JGJ3-2002第5.6节要求进行荷载组合;程序内部对于高层建筑自动按高层荷载组合进行设计,对于多层建筑按多层荷载组合进行设计。

2. 柱计算长度系数采用《混规》7.3.11-3条规定

对于轴心受压或偏心受压柱的计算长度系数的计算,程序默认按照《混规》GB50010-2002第7.3.11-2条计算;当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占总弯矩设计值的75%以上时,可以选择按《混规》第7.3.11-3条计算,程序中可在分析设计>控制信息/设计信息中设置。

3. 柱配筋设计方法

程序提供单偏压和双偏压两种计算方法,默认为按单偏压设计。

选择单偏压设计方法时,程序按强轴、弱轴内力分别设计构件;选择双偏压设计时,程序将根据混凝土规范附录F,考虑双向弯矩进行构件设计。

4. 剪力墙配筋设计方法

程序提供按直线墙和考虑翼缘的两种方法进行配筋计算,不勾选考虑翼缘时,默认按直线墙的方法进行设计。

考虑带翼缘的剪力墙设计时,利用剪力墙两端的边缘构件的尺寸计算剪力墙翼缘尺寸,对剪力墙按“工”字型等截面进行设计。具体设计方法参见第1.4.4节相关说明。

5. 楼板的配筋设计方法

选择楼板配筋设计方法,程序提供弹性设计和塑性设计两种计算方法,默认为弹性设计。楼板分为矩形板和异形板,矩形板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实际计算方法包括三种:弹性方法、塑性方法和有限元方法。

(1)弹性设计:即按照静力查表法计算。程序中对于矩形板采用静力查表法,其中:

         单向板:根据《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按单跨计算。

                         两端铰:M中央=ql2/8,M支座 =0

                         一端固定一端铰:M中央=9ql2/128 , M支座=ql2/8

                         两端固定:M中央=ql2/24,M支座=ql2/12

        双向板:根据《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按弹性或塑性计算方法。当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时按连续板计算。

查表法中使用的楼板跨度:采用弹性查表法计算楼板弯矩时,选择楼板跨度的计算方法,可选择取楼板净跨或者取梁中线距离,程序默认为取梁中线距离。

(2)塑性设计:即按塑性分析法计算。

弯矩比(Beta):指定塑性分析计算时的弯矩比。

(3)有限元法:对于非规则板程序按有限元方法进行计算。

6. 使用性能验算

对于梁、板受弯构件的挠度及裂缝宽度验算,挠度验算限值程序参照《混规》GB50010-2002第3.3.2条,默认按表1.2.16-2采用。

  挠度限值                           表1.2.16-2    

跨度

 长期挠度限值

弹性挠度限值

l0<7m时

 l0/200

l0/200

7m≤l0≤9m时

  l0/250

 l0/250

l0>9m时

  l0/300

  l0/300

 

裂缝宽度限值默认:wlim = 0.2mm,用户可根据结构类别和《混规》GB50010-2002第3.3.1条规定的环境类别,参照第3.3.4条的规定选用不同的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限值wl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