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1
在确定雪压时,观察场地应具有代表性。场地的代表性是指下述内容:
—观察场地周围的地形为空旷平坦;
—积雪的分布保持均匀;
—设计项目地点应在观察场地的地形范围内,或它们具有相同的地形。
对于积雪局部变异特别大的地区,以及高原地形的山区,应予以专门调查和特殊处理。
D.1.2
雪压是指单位水平面积上的雪重,单位以kN/m2计。当气象台站有雪压记录时,应直接采用雪压数据计算基本雪压;当无雪压记录时,可间接采用积雪深度,按下式计算雪压:
(D.1.2)
式中
:积雪深度,指从积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m);
:积雪密度(t/m3);
:重力加速度,9.8m/s2。
雪密度随积雪深度、积雪时间和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变化有较大幅度的变异,对于无雪压直接记录的台站,可按地区的平均雪密度计算雪压。
基本雪压按D.3中规定的方法计算。历年最大雪压数据按每年7月份到次年6月份间的最大雪压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