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框架梁

第11.3.1条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其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应按本规范第7.2节的规定计算,但在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右边应除以相应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
在计算中,计入纵向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级抗震等级

 

   (11.3.1-1)

二、三级抗震等级

 

  (11.3.1-2)

 

且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

 

第11.3.2条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端剪力设计值Vb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 9度设防烈度的各类框架和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

 

  (11.3.2-1)

且不小于按公式(11.3.2-2)求得的Vb值。
 

2. 其他情况
一级抗震等级

 

  (11.3.2-2)

二级抗震等级

 

   (11.3.2-3)

三级抗震等级

 

  (11.3.2-4)

 

四级抗震等级,取地震作用组合下的剪力设计值。
 

式中

: 框架梁左、右端按实配钢筋截面面积、材料强度标准值,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
 

: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左、右端弯矩设计值;
 

: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剪力设计值,可按简支梁计算确定;
 

: 梁的净跨。
在公式(11.3.2-1)中,Mlbua与Mrbua之和,应分别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进行计算,并取其较大值。每端的Mbua值可按本规范第7.2节中有关公式计算,但在计算中应将材料强度设计值以强度标准值代替,并取实配的纵向钢筋截面面积,不等式改为等式,并在等式右边除以梁的正截面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公式(11.3.2-2)至公式(11.3.2-4)中,Mlb与Mrb之和,应分别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进行计算,并取其较大值。对一级抗震等级,当两端弯矩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值应取零。

 

第11.3.3条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当跨高比l0/h>2.5时,其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

 

  (11.3.3)

 

式中

: 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βc=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βc=0.8;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第11.3.4条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矩形、T形和I形截面的框架梁,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般框架梁

 

  (11.3.4-1)

 

2. 集中荷载作用下(包括有多种荷载,其中集中荷载对节点边缘产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值的75%以上的情况)的框架梁

 

   (11.3.4-2)

 

式中

计算截面的剪跨比,可取λ=a/h0,a为集中荷载作用点至节点边缘的距离;当λ<1.5时,取λ=1.5;当λ>3时,取λ=3。

 

第11.3.5条   

框架梁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

1. 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2. 截面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不宜大于4;

3. 净跨与截面高度的比值不宜小于4。

 

第11.3.6条   

框架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表11.3.6-1规定的数值:

 

表11.3.6-1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抗震等级

梁中位置

支座

跨中

一级

0.4和80ft/fy中的较大值

0.3和65ft/fy中的较大值

二级

0.3和65ft/fy中的较大值

0.25和55ft/fy中的较大值

三、四级

0.25和55ft/fy中的较大值

0.2和45ft/fy中的较大值

 

2. 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3;

3. 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应按表11.3.6-2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

 

表11.3.6-2

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

抗震等级

加密区长度(mm)

箍筋最大间距(mm)

箍筋最小直径(mm)

一级

2h和500中的较大值

纵向钢筋直径的6倍,梁高的1/4和100中的最小值

10

二级

1.5h和500中的较大值

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梁高的1/4和100中的最小值

8

三级

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梁高的1/4和150中的最小值

8

四级

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梁高的1/4和150中的最小值

6

※注:

表中h为截面高度。

 

第11.3.7条   

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第11.3.8条   

梁箍筋加密区长度内的箍筋肢距: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300mm。

 

第11.3.9条   

梁端设置的第一个箍筋应距框架节点边缘不大于50mm。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宜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沿梁全长箍筋的配筋率ρsv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级抗震等级

 

  (11.3.9-1)

二级抗震等级

 

  (11.3.9-2)

三、四级抗震等级

 

 (1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