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1
牛腿(短悬臂)的受力特征可以用由顶部水平纵向受力钢筋形成的拉杆和牛腿内的混凝土斜压杆组成的简单桁架模型描述。竖向荷载将由水平拉杆拉力和斜压杆压力承担;作用在牛腿顶部向外的水平拉力则由水平拉杆承担。
因牛腿中要求不致因斜压杆压力较大而出现平行于斜压杆方向的斜裂缝,故牛腿截面尺寸通常以不出现斜裂缝为条件,即由本条公式 (10.8.1)
控制,并通过公式中的系数考虑不同使用条件对牛腿的不同抗裂要求。公式中的 (1-0.5Fhk/Fvk
) 项是按牛腿在竖向力和水平拉力共同作用下斜裂缝宽度不超过0.1mm
为条件确定的。
符合公式 (10.8.1) 要求的牛腿不需再作受剪承载力验算,这是因为通过在<0.3时取
=0.3 ,以及控制牛腿上部水平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已能保证牛腿具有足够的受剪承载力。
在公式 (10.8.1) 中还对沿下柱边的牛腿截面有效高度作了限制,这是考虑到当
大于 45°时,牛腿的实际有效高度不会随
的增大而进一步增大。
10.8.2
本条规定了承受竖向力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及承受水平力的锚固钢筋截面面积的计算方法,同原规范。
10.8.3
与原规范相比,本条更明确规定了牛腿上部纵向受拉钢筋伸入柱内的锚固要求,以及当牛腿设在柱顶时,为了保证牛腿顶面受拉钢筋与柱外侧纵向钢筋的可靠传力而应采取的构造措施。
10.8.4
牛腿中配置水平箍筋,特别是在牛腿上部配置一定数量的水平箍筋,能有效减少在该部位过早出现斜裂缝的可能性。在牛腿内设置一定数量的弯起钢筋是我国工程界的传统做法。但试验表明,它对提高牛腿的受剪承载力和减少斜向开裂的可能性都不起明显作用。此次修订规范决定仍保留在牛腿中按构造布置弯起钢筋的做法,但适度减少了弯起钢筋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