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设计

第7.3.1条

压型钢板组合楼盖中,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的联结,应符合下列形式之一:

1. 依靠压型钢板的纵向波槽(图7.3.1a);

 

 

图 7.3.1 组合板的联结

 

2. 依靠压型钢板上的压痕,开的小洞或冲成的不闭合孔眼(图7.3.1b);

3. 依靠压型钢板上焊接的横向钢筋(图7.3.1c)。

在任何情况下,均应设置端部锚固件(图7.3.1d)。

 

第7.3.2条

组合板或非组合板(指压型钢板只作永久性模板)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压型钢板应对施工阶段的强度和变形进行验算,验算时应计入临时支撑的影响;

2.组合板在混凝土硬化后,应验算使用阶段的横截面抗弯能力、纵向抗剪能力、斜截面抗剪能力和抗冲剪能力;

3.非组合板可按常规钢筋混凝土楼板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第7.3.3条

组合板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应按塑性设计法计算,此时应假定截面受拉区和受压区的材料均达到强度设计值。压型钢板钢材强度设计值与混凝土的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均应乘以折减系数0.8。

 

第7.3.4条

组合板的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图 7.3.3 组合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图

(a)塑性中和轴在压型钢板顶面以上的混凝土截面内 (b)塑性中和轴在压型钢板截面内

1. 当时,塑性中和轴在压型钢板顶面以上的混凝土截面内(图7.3.3a),组合板的弯矩应符合下式要求:

 

  (7.3.4-1)

 

式中  

:组合板受压区高度,,当时取为组合板有效高度;

 

:压型钢板截面应力合力至混凝土受压区截面应力合力的距离,

 

:压型钢板的波距;

 

:压型钢板波距内的截面面积;

 

:压型钢板钢材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

 

:压型钢板顶面以上混凝土计算厚度。

 

2. 当时,塑性中和轴在压型钢板内(图7.3.3b),组合板横截面弯矩应符合下式要求:

 

  (7.3.4-2)

 

  (7.3.4-3)

 

式中  

:塑性中和轴以上的压型钢板波距内截面面积;

 

:压型钢板受拉区截面应力合力分别至受压区混凝土板截面和压型钢板截面压应力合力的距离。

 

3. 当压型钢板仅作为模板使用时,应在波槽内设置钢筋,并进行相应计算。

 

第7.3.5条

组合板在集中荷载下的冲切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7.3.5)

 

式中  

:临界周界长度如图7.3.5所示;

 

:压型钢板顶面以上的混凝土计算厚度;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图 7.3.5 剪力临界周界

 

第7.3.6条

组合板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7.3.6)

 

式中  

:组合板一个波距内斜截面最大剪力设计值。

 

第7.3.7条

组合板的挠度,应分别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和荷载长期效应组合计算,不应超过计算跨度的1/360。

组合板负弯矩区的最大裂缝宽度,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的规定计算。

 

第7.3.8条

组合板的自振频率,可按下式估算,但不得小于15Hz。

 

  (7.3.8)

 

式中  

:永久荷载产生的挠度(cm)。

 

第7.3.9条

当用足尺试件进行试验确定构件承载力时,其设计荷载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1. 具有完全抗剪连接的构件,其设计荷载应取静力试验极限荷载的1/2;

2. 具有不完全抗剪连接的构件,其设计荷载应取静力极限荷载的1/3;

3. 挠度达跨度1/50时的荷载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