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轴心受压柱

第 6.2.1 和 6.2.2 条

高层建筑中的轴心受压柱一般不涉及抗震问题,柱的主要特点是钢材厚度可能超过 40mm ,有时甚至超过 100mm 。厚壁柱设计有两个不同于一般轴心受压柱的问题:一是强度设计值f的取值,二是稳定系数的取值。

本规程第二章系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和《低合金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编写的,其中包括了Q235和Q345钢厚板的屈服点标准值,而抗力分项系数则应有一定的实验统计资料作为依据。

 

当工字形截面翼缘厚度超过 40mm 时,残余应力沿厚度变化,使稳定承载力不同于厚度较薄者。欧州钢结构协会 1978 年的《钢结构设计建议》 (ECCS European Recommendation for steel construction) 规定,厚度超过 40mm 的热轧 H 型钢笋系数,用比a、b、c三条曲线都低的d曲线,但后来的研究表明,这一规定偏于保守。因此,欧共体的官方规范 Eurocode3(1983 草案 ) 把40mm改为80mm。德国稳定规范DIN 18800-Ⅱ 1988年试行本也规定,厚度不超过 80mm 者系数不予降低。鉴于这一更改有充分根据,我们采用了以80mm分界的规定。

厚壁焊接H型和箱型截面柱,还未见到国外发表的研究资料。关于焊接工字形截面,欧共体Eurocode 3和德国DIN 18800一Ⅱ都以40mm分界,而箱型截面则以板件宽度比是否小于30mm分界。箱形截面者用b曲线,者用C曲线,这是因为宽厚比小者残余应力大,不过焊缝大小对系数有很大关系,如果箱型截面壁板间的焊缝是部分熔透而非全熔透,那么凸曲线的适用范围还可扩大。

 

我们对轧制厚板组成的焊接工字形截面和焊接箱型截面的残余应力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对 600mm×600mm×70mm的箱型截面残余应力的实测,验证了残余应力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多个焊接工字形和箱型截面的系数计算,计算结果证实厚壁箱型截面的系数可以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 (GBJ 17—88) 规定的b类和c类截面采用,不过分界可取=20而不是30。计算也表明,轧制厚板焊接工字形截面绕弱轴的稳定计算,需要比D类还低的曲线,不过残余应力的最大值取决于截面积与焊接输入热量的比值,而不是板的厚度。这一比值,可近似地用面积 A 和腹板厚度的比值来取代。因此,对于这类焊接工字形截面的值不必区分板厚是否大于80mm,而可将厚度40mm以上的截面弱轴都归入截面,强轴都归入类截面。 曲线和 d、b、c三类用同一公式描述,系数大体根据三种不同尺寸工字形截面的平均值确定。目前,高层建筑的焊接工字形截面柱的翼缘板,常用精密火焰切割加工成需要的宽度,由于焰割板边缘有很高的残余拉应力,柱的系数可和者一样,对强轴和弱轴都取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