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条
高强度螺栓连接应计算每个螺栓的最大受剪承载力、支撑板件或节点板的挤穿抗力、节点板的净截面最大抗拉承载力和节点板与构件连接焊缝的最大承载力,其方法在任何钢结构教程中都有规定,此处不拟赘述。计算螺栓连接的最大承载力时,螺栓的抗剪承载力应按本章节
8.2.6 条的规定采用。
为了安装方便,有时将支撑两端在工厂与框架构件焊在一起,支撑中部设工地拼接,此时拼接仍应按式 (8.1.3—3) 计算。
第8.7.2条
采用支托式连接时的支撑平面外计算长度,是参考日本的试验研究结果和有关设计规定提出的。工形截面支撑腹板位于框架平面内时的计算长度,是根据主梁上翼缘有混凝土楼板、下翼缘有隅撑以及楼层高度等情况提出来的。
第8.7.3条
根据偏心支撑框架的设计要求,与耗能梁段相连的支撑端和长梁段的抗弯承载力之和,应超过耗能梁段端的最大弯矩。试验也表明,支撑端的弯矩较大,支撑与梁段的连接应考虑这一因素。支撑直接焊在梁段上的节点连接特别有效。
一般说来,支撑轴线与梁轴线的交点应在耗能梁段的端点,但支点位于梁端内,可使支撑连接的设计更灵活。
第8.7.4条
试验表明,耗能梁段在端头设置加劲肋是必要的。净长小于 的耗能梁段,非弹性变形很大,为了防止翼缘屈曲,在距梁端
处应设置腹板加劲肋。
对于剪切型梁段,腹板屈曲降低了梁的非弹性往复抗剪能力。腹板上设置加劲肋,可以防止腹板过早屈曲,使腹板充分发挥抗剪能力,同时减少由于腹板反复屈曲变形而产生的刚度退化。
第8.7.5条
试验表明,腹板的加劲肋只需与梁的腹板及下翼缘焊接。为了保证耗能梁段能充分发挥非弹性变形能力,还是要求三面焊接。耗能梁段净长小于 。时为剪切型,大于
时为弯曲型,前者要求的加劲肋间距较小。当其小于
。或虽大于此值但剪力较大时,其加劲肋间距较弯曲型时为小,除两端设置加劲助外,还要求设置中间加劲肋。
第8.7.6条
耗能梁段两端的上下翼缘应设置水平侧向支撑,以保证梁段和支撑斜杆的稳定。楼板不能看作侧向支撑。梁段两端在平面内有较大竖向位移,侧向支撑应尽量不影响梁端的竖向位移。因此应当将侧向支撑设在梁端头的一侧。侧向支撑中的轴力可能大于条文规定的值,可以设计得保守一些。
美国加州规范建议,侧向支撑的轴力为耗能梁段达或
时,支撑点梁翼缘中力的较小者的 1%。本条文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 (GBJ 10) 第五章的规定采用,偏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