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
型钢混凝土框架柱中箍筋的配置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89的规定;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柱,柱端箍筋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2.1的规定采用。
表6.2.1
| 框架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 | |||
| 抗震等级 | 箍筋加密区长度 | 箍筋最大间距 | 箍筋最小直径 | 
| 一级 | 取矩形截面长边尺寸 (或圆形截面直径)、 层建柱净高的1/6和500mm 三者中的最大值 | 取纵向钢筋直径的6倍、100mm二者中的较小值 | φ10 | 
| 二级 | 取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100mm二者中的较小值 | φ8 | |
| 三级 | 取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150mm二者中的较小值 | φ8 | |
| 四级 | φ6 | ||
※注
1 对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柱,当箍筋最小直径不小于φ10时,其箍筋最大间距可取150mm;
2 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柱、框支柱和一级抗震等级角柱应沿全长加密箍筋,箍筋间距均不应大于100mm。
6.2.2
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体积配筋百分率应符合表6.2.2的要求。
表6.2.2
| 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体积配筋百分率(%) | ||||
| 抗震等级 | 箍筋形式 | 轴压比 | ||
| <0.4 | 0.4-0.5 | >0.5 | ||
| 一级 | 复合箍筋 | 0.8 | 1.0 | 1.2 | 
| 二级 | 复合箍筋 | 0.6-0.8 | 0.8-1.0 | 1.0-1.2 | 
| 三级 | 复合箍筋 | 0.4-0.6 | 0.6-0.8 | 0.8-1.0 | 
※注
1 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50或需要提高柱变形能力或IV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柱中箍筋的最小体积配筋百分率应取表中相应项的较大值;
2 当配置螺旋箍筋时,体积配筋率可减少0.2%,但不应小于0.4%;
3 对一、二级抗震等级且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柱,其箍筋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8%;
4 当采用Ⅱ级钢筋作箍筋,表中数值可乘以折减系数0.85,但不应小于0.4%。
6.2.3
在箍筋加密区长度以外,箍筋的体积配筋率不宜小于加密区配筋率的一半,且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对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15d,d为纵向钢筋直径。
6.2.4
型钢混凝土框架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8%;受力型钢的含钢率不宜小于4%,且不宜大于10%。
6.2.5
框架柱内纵向钢筋的净距不宜小于6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