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型钢混凝土受弯构件试验表明,受弯构件在外荷载作用下,截面的混凝土、钢筋、型钢的应变保持平面,受压极限变形接近于 0.003 、破坏形态以型钢上翼缘以上混凝土突然压碎、型钢翼缘达到屈服为标志,其基本性能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相似,由此,建立了型钢混凝土框架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
5.1.2
配置充满型实腹型钢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是把型钢翼缘也作为纵向受力钢筋的一部分,在平衡式中增加了型钢腹板受弯承载力项Maw和型钢腹板轴向承载力项Nawo Maw 、 Naw的确定是通过对型钢腹板应力分布积分,再做一定的简化得出的。根据平截面假定提出了判断适筋梁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的计算公式。
5.1.3
为使框架梁满足”r;强剪弱弯”要求,对不同抗震等级的框架梁剪力设计值Vb进行调整。调整原则与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J 10&emdash;89 相一致。
5.1.4
型钢混凝土梁的剪切破坏,随着剪跨比的不同主要是剪压破坏和斜压破坏两种形式。防止剪压破坏由受剪承载力计算来保证,斜压破坏由截面控制条件来保证。通过集中荷载作用下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试验,建立了控制斜压破坏的截面控制条件,即给出了型钢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的上限,此条件对均布荷载是偏于安全的。
5.1.5
型钢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是在试验研究基础上,采用分别考虑型钢和钢筋混凝土二部分的承载力,通过 52 根试验梁数据回归分析和可靠度分析,得出了型钢部分对受剪承载力的贡献为型钢腹板部分的受剪承载力,其值与腹板强度、腹板含量有关,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梁,还与剪跨比有关,而且近似假定型钢腹板全截面处于纯剪状态,即:τxy=σs/√3=0.58fa
5.1.6
当梁的荷载较大,需要的截面高度较高时,为节省钢材,减少自重,可采用桁架式空腹型钢的型钢混凝土梁,其承载力计算可把上、下弦型钢作为纵向受力钢筋,斜腹杆承载力的竖向分力作为受剪箍筋考虑。由于对型钢混凝土宽扁梁尚未进行试验研究,为此,规程规定的框架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对宽扁梁不能直接采用,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