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计算简图处理

5.3.1

高层建筑结构分析计算时宜对结构进行力学上的简化处理,使其既能反映结构的受力性能,又适应于所选用的计算分析软件的力学模型。

 

5.3.2

在内力与位移计算中,应考虑相邻层竖向构件的偏心影响。楼面梁与柱子的偏心可按实际情况参与整体计算或采用柱端附加弯矩的方法予以近似考虑。

 

5.3.3

在内力与位移计算中,密肋板楼盖可按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当不能按实际情况计算时,可按等刚度原则对密肋梁进行适当简化后再行计算。

对平板无梁楼盖,在计算中应考虑板的面外刚度影响,其面外刚度可按有限元方法计算或近似将柱上板带等效为扁梁计算。

 

5.3.4

在内力与位移计算中,可考虑框架或壁式框架梁柱节点区的刚域(图5.3.4)影响。刚域的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5.3.4)

 

 

当按(5.3.4)式计算的刚域长度为负值时,应取为零。

 

5.3.5

在结构内力与位移整体计算中,转换层结构、加强层结构、连体结构、多塔楼结构,应按情况选用合适的计算单元进行分析。在整体计算中对转换层、加强层、连接体等做简化处理的,整体计算后应对其局部进行补充计算分析。

 

5.3.6

复杂平面和立面的剪力墙结构,应采用适合的计算模型进行分析。当采用有限元模型时,应在复杂变化处合理地选择和划分单元;当采用杆件模型时,对错洞墙可采用适当的模型化处理后进行整体计算,并应在此基础上对结构局部进行补充计算分析。

 

5.3.7

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