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压实填土地基

第6.3.1条   

压实填土包括分层压实和分层夯实的填土。当利用压实填土作为建筑工程的地基持力层时,在平整场地前,应根据结构类型,填料性能和现场条件等,对拟压实的填土提出质量要求。未经检验查明以及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压实填土,均不得作为建筑工程的地基持力参层。

 

第6.3.2条   

压实填土的填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级配良好的砂土或碎石土;

2.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

3.以砥石,卵石或块石作填料时,分层夯实时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0mm;分层压实时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0mm;

4.以粉质粘土,粉土作填料时,其含水量宜为最优含水量,可采用击实试验确定;

5.挖高填低或开山填沟的土料和石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6.不得使用淤泥、耕土、冻土、膨胀性土以及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

 

第6.3.3条   

压实填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铺填料前,应清除或处理场地内填土层底面以下的耕土和软弱土层;

2.分层填料的厚度、分层压实的遍数,应根据所选用的压实设备,并通过试验确定。

3.在雨季、冬季进行压实填土施工时,应采取防雨、防冻措施,防止填料(粉质粘土、粉土)受雨水淋湿或冻结,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出现"橡皮"土;

4.压实填土的施工缝各层应错开搭接,在施工缝的搭接处,应适当增加压实遍数;

5.压实填土施工结束后,宜及时进行基础施工。

  

第6.3.4条 

压实填土的质量以压实系数λc控制,并应根据结构类型和压实填土所在部位按表6.3.4的数值确定。

 

表6.3.4

压实填土的质量控制

结构类型

填土部位

压实系数λc

控制含水量(%)

砌体承重结构
和框架结构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

≥0.97

ωop±2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以下

≥0.95

排架结构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

≥0.96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以下

≥0.94

※注:

1.压实系数λc为压实填土的控制干密度ρd与最大干密度ρdmax的比值,wop为最优含水量;

2.地坪垫层以下及基础底面标高以上的压实填土,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4。

  

第6.3.5条 

压实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宜采用击实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最大干密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分层压实填土的最大干密度;

    

:经验系数,粉质粘土取0.96,粉土取0.97;

    

:水的密度;

    

:土粒相对密度(比重);

    

:填料的最优含水量。

当填料为碎石或卵石时,其最大干密度可取2.0~2.2t/m3。

 

第6.3.6条   

压实填土的边坡允许值,应根据其厚度,填料性质等因素,按表6.3.6的数值确定。

 

表6.3.6

压实填土的边坡允许值

填料类别

压实系数
λc

边坡允许值(高宽比)

填土厚度H(m)

H≤5

5< H≤10

10< H≤15

15< H≤20

碎石,卵石

0.94-0.97

1:1.25

1:1.50

1:1.75

1:2.00

砂夹石(其中碎石,
卵石占全重30%-
50%)

1:1.25

1:1.50

1:1.75

1:2.00

土夹石(其中碎石,
卵石占全重30%-
50%)

1:1.25

1:1.50

1:1.75

1:2.00

粉质粘土,粘粒含量
ρc≥10%的粉土

1:1.50

1:1.75

1:2.00

1:2.25

※注:

当压实填土厚度大于20m时,可设计成台阶进行压实填土的施工。

 

第6.3.7条   

设置在斜坡上的压实填土,应验算其稳定性。当天然地面坡度大于0.20时,应采取防止压实填土可能沿坡面滑动的措施,并应避免雨水沿斜坡排泄。

 

第6.3.8条   

当压实填土阻碍原地表水畅通排泄时,应根据地形修筑雨水截水沟,或设置其它排水设施。设置在压实填土区的上,下水管道,应采取防渗、防漏措施。

 

第6.3.9条   

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现场原位测试(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等)结果确定。其下卧层顶面的承载力特征值应满足本规范5.2.7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