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条
边坡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
1.边坡设计应保护和整治边坡环境,边坡水系应因势利导,设置排水设施。对于稳定的边坡,应采取保护及营造植被的防护措施。
2.建筑物的布局应依山就势,防止大挖大填。场地平整时,应采取确保周边建筑物安全的施工顺序和工作方法。由于平整场地而出现的新边坡,应及时进行支挡或构造防护。
3.边坡工程的设计前,应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并应对边坡的稳定性作出准确的评价;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性作出预测;对岩石边坡的结构面调查清楚,指出主要结构面的所在位置;提供边坡设计所需要的各项参数。
4.边坡的支挡结构应进行排水设计。对于可以向坡外排水的支挡结构,应在支挡结构上设置排水孔。排水孔应沿着横竖两个方向设置,其间距宜取2-3m,排水孔外斜坡度宜为5%,孔眼尺寸不宜小于100mm。支挡结构后面应做好滤水层,必要时应作排水暗沟。支挡结构后面有山坡时,应在坡脚处设置截水沟。对于不能向坡处排水的边坡,应在支挡结构后面设置排水暗沟。
5.支挡结构后面的填土,应选择透水性强的填料。当采用粘性土作填料时,宜掺入适量的碎石。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应选择炉渣、碎石、粗砂等非冻胀性填料。
第6.6.2条
在山坡整体稳定的条件下,土质边坡的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
1.边坡的坡度允许值,应根据当地经验,参照同类土层的稳定坡度确定。当土质良好且均匀、无不良地质现象、地下水不丰富时,可按表6.6.2确定。
2.土质边坡开挖时,应采取排水措施,边坡的顶部应设置截水沟。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在坡脚及坡面上积水。
表 6.6.2
土质边坡坡度允许值 |
||||
---|---|---|---|---|
土的类别 |
密实度或状态 |
坡度允许值(高宽比) |
||
坡高在5m以内 |
坡高为5~10m | |||
碎石土 |
密实 |
1:0.35-1:0.50 |
1:0.50-1:0.75 | |
粘性土 |
坚硬 |
1:0.75-1:1.00 |
1:1.00-1:1.25 |
※注:
1.表中碎石土的充填物为坚硬或硬塑状态的粘性土;
2.对于砂土或充填物为砂土的碎石土,其边坡坡度允许值均按自然休止角确定。
3.边坡开挖时,应由上往下开挖,依次进行。弃土应分散处理,不得将弃土堆置在坡顶及坡面上。当必须在坡顶或坡面上设置弃土转运站时,应进行坡体稳定性验算,严格控制堆栈的土方量。
4.边坡开挖后,应立即对边坡进行防护处理。
第6.6.3条
边坡支挡结构土压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计算支挡结构的土压力时,可按主动土压力计算;
2.边坡工程主动土压力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6.6.3-1)
式中
:主动土压力;
:主动土压力增大系数,土坡高度小于5m时宜取1.0;高度为5-8m时宜取1.1;高度大于8m时宜取1.2;
:填土的重度;
:挡土结构的高度;
:主动土压力系数,按本规范附录L确定。
当填土为无粘性土时,主动土压力系数可按库伦土压力理论确定.。当支挡结构满足朗肯条件时,主动土压力系数可按朗肯土压力理论确定。粘性土或粉土的主动土压力也可采用楔体试算法图解求得。
3.当支挡结构后缘有较陡峻的稳定岩石坡面,岩坡的坡角θ>(45°+φ/2)时(图6.6.3),应按有限范围填土计算土压力,取岩石坡面为破裂面。根据稳定岩石坡面与填土间的摩擦角按下式计算主动土压力系数:
(6.6.3-2)
式中
:稳定岩石坡面的倾角;
:稳定岩石坡面与填土间的摩擦角,根据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取
,
为填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
第6.6.4条
重力式挡土墙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重力式挡土墙适用于高度小于6m,地层稳定,开挖土石方时不会危及相邻建筑物安全的地段。
2.重力式挡土墙可在基底设置逆坡。对于土质地基,基底逆坡坡度不宜大于1:10;对于岩质地基,基底逆坡坡度不宜大于1:5;
3.块石挡土墙的墙顶宽度不宜小于400mm;混凝土挡土墙的墙顶宽度不宜小于200mm;
4.重力式挡墙的基础埋置深度,应根据地基承载力,水流冲刷,岩石裂隙发育及风化程度等因素进行确定。在特强冻胀,强冻胀地区应考虑冻胀的影响。在土质地基中,基础埋置深度不宜小于0.5m;在软质岩地基中,基础埋置深度不宜小于0.3m。
5.重力式挡土墙应每间隔10-20m设置一道伸缩缝。当地基有变化时宜加设沉降缝。在挡土结构的拐角处。应采取加强的构造措施。
第6.6.5条
挡土墙的稳定性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图6.6.5-1)
1 抗滑移稳定性应按下式验算:
(6.6.5-1)
式中
:挡土墙每延米自重;
:挡土墙基底的倾角;
:挡土墙墙背的倾角;
:土对挡土墙墙背的摩擦角,可按表6.6.5-1选用;
:土对挡土墙基底的摩擦系数,由试验确定,也可按表6.6.5-2选用。
表6.6.5-1
土对挡土墙墙背的摩擦角δ |
|
---|---|
挡土墙情况 |
摩擦角δ |
墙背平滑,排水不良 |
(0-0.33)φk |
墙背粗糙,排水良好 |
(0.33-0.50)φk |
墙背很粗糙,排水良好 |
(0.50-0.67)φk |
墙背与填土间不可能滑动 |
(0.67-1.00)φk |
※注:
φk为墙背填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
表6.6.5-2
土对挡土墙基底的摩擦系数μ |
||
---|---|---|
土的类别 |
摩擦系数μ | |
粘性土 |
可塑 |
0.25-0.30 |
硬塑 |
0.30-0.35 | |
坚硬 |
0.35-0.45 | |
粉土 |
0.30-0.40 | |
中砂,粗砂,砾砂 |
0.40-0.50 | |
碎石土 |
0.40-0.60 | |
软质岩 |
0.40-0.60 | |
表面粗糙的硬质岩 |
0.65-0.75 |
※注:
1.对易风化的软质岩和塑性指数Ip大于22的粘性土,基底摩擦系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2.对碎石土,可根据其密实程度,填充物状况,风化程度等确定。
2.抗倾覆稳定性应按下式验算(图6.6.5-2):
(6.6.5-2)
式中
:土压力作用点离墙踵的高度;
:挡土墙重心离墙趾的水平距离;
:基底的水平投影宽度。
3.整体滑动稳定性验算:可采用圆弧滑动面法。
4.地基承载力验算,除应符合本规范第5.2节的规定外,基底合力的偏心距不应大于0.25倍基础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