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
当软土地基上多层建筑,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要求(以底层平面面积计算)时,可设置穿过软土层进入相对较好土层的疏布摩擦型桩,由桩和桩间土共同分担荷载。该种减沉复合疏桩基础,可按下列公式确定承台面积和桩数:
(5.6.1-1)
式中
:桩基承台总净面积;
:承台底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承台面积控制系数,
;
n:基桩数;
:桩基承台效应系数,可按本规范表5.2.5取值。
5.6.2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中点沉降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s:桩基中心点沉降量;
:由承台底地基土附加压力作用下产生的中点沉降(图5.6.2);
:由桩土相互作用产生的沉降;
:按荷载效应准永久值组合计算的假象天然地基平均附加压力(kPa);
:承台底以下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应取自重压力至自重压力段的模量值;
m: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范围的土层数;沉降计算深度按确定,
可按本规范第5.5.8条确定;
、
:桩身范围内按厚度加权的平均桩侧极限摩阻力、平均压缩模量;
d:桩身直径,当为方形时,d=1.27b(b为方形桩截面边长);
:等效距径比,可按本规范第5.5.10条执行;
、
:承台底至第i层、第i-1层土底面的距离。
图5.6.2 复合疏桩基础沉降计算的分层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