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桩身承载力与裂缝控制计算

Ⅰ 受压桩

5.8.2、5.8.3

钢筋混凝土轴向受压桩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涉及以下三方面因素。

1 纵向主筋的作用。轴向受压桩的承载性状与上部结构柱相近,较柱的受力条件更为有利的是桩周受土的约束,侧阻力使轴向荷载随深度递减,因此,桩身受压承载力由桩顶下一定区段控制。纵向主筋的配置,对于长摩擦型桩和摩擦端承桩可随深度变断面或局部长度配置。纵向主筋的承压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计入桩身受压承载力。
2 箍筋的作用。箍筋不仅起水平抗剪作用,更重要的是对混凝土起侧向约束增强作用。图5.8-1 是带箍筋与不带箍筋混凝土轴压应力&emdash;应变关系。由图看出,带箍筋的约束混凝土轴压强度较无约束混凝土提高80%左右,且其应力&emdash;应变关系改善。因此,本规范明确规定凡桩顶5 d 范围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 者,均可考虑纵向主筋的作用。
3 成桩工艺系数ψc 。桩身混凝土的受压承载力是桩身受压承载力的主要部分,但其强度和截面变异受成桩工艺的影响。就其成桩环境、质量可控度不同,将成桩工艺系数ψc 规定如下。ψc 取值在原JGJ 94-94 规范的基础上,汲取了工程试桩的经验数据,适当提高了安全度。
混凝土预制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ψc =0.85;主要考虑在沉桩后桩身常出现裂缝。
干作业非挤土灌注桩(含机钻、挖、冲孔桩、人工挖孔桩)ψc =0.90;泥浆护壁和套管护壁非挤土灌注桩、部分挤土灌注桩、挤土灌注桩ψc =0.7~0.8;软土地区挤土灌注桩ψc =0.6。对于泥浆护壁非挤土灌注桩应视地层土质取ψc 值,对于易塌孔的流塑状软土、松散粉土、粉砂, ψc 宜取0.7。

4 桩身受压承载力计算及其与静载试验比较
本规范规定,对于桩顶以下5 d 范围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 者,桩身受压承载力设计值可考虑纵向主筋按规范式(5.8.2-

1)计算,否则只考虑桩身混凝土的受压承载力。对于按规范式(5.8.2-1)计算桩身受压承载力的合理性及其安全度,从所收集到的43 根泥浆护壁后注浆钻孔灌注桩静载试验结果与桩身极限受压承载力计算值 Ru 进行比较,以检验桩身受压承载力计算模式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列于表5.8-1)。其中R u按如下关系计算:

                                                    

                                                            

         其中为桩身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为成桩工艺系数;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主筋受压强度设计值;为桩身和主筋截面积,其中包含后注浆钢管截面积;1.35系数为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与设计值的换算系数(综合荷载分项系数)。

从表5.8-1 可见,虽然后注浆桩由于土的支承阻力(侧阻、端阻)大幅提高,绝大部分试桩未能加载至破坏,但其荷载水平是相当高的。最大加载值Q max 与桩身受压承载力极限值Ru 之比 Qmax / Ru均大于1,且无一根桩桩身被压坏。其中1/ 4 桩加载值 Qmax 因锚桩等原因未达 Qu 值。

表5.8-1

灌注桩(泥浆护壁、后注浆)桩身受压承载力计算与试验结果

 

工程名称

桩号

桩径

d(mm)

桩长

L(m)

桩端

持力层

桩身

砼等级

主筋

桩顶5d

箍筋

最大加载

Qmax(kN)

沉降

(mm)

桩身受压极限

承载力Ru(kN)

银泰中心

A座

A-S1

1100

30.0

⑨层卵

砾、砾

粗砂

C40

10Φ22

φ8@100

24×103

16.31

22.76×103

>0.5

AS1-1

1100

30.0

C40

10Φ22

φ8@100

17×103

7.65

22.76×103

AS1-2

1100

30.0

C40

10Φ22

φ8@100

17×103

10.11

22.76×103

银泰中心

B座

B-S3

1100

30.0

⑨层卵

砾、砾

粗砂

C40

10Φ22

φ8@100

24×103

16.70

22.76×103

>1.05

B1-14

1100

30.0

C40

10Φ22

φ8@100

17×103

10.34

22.76×103

BS1-2

1100

30.0

C40

10Φ22

φ8@100

17×103

10.62

22.76×103

银泰中心

C座

C-S2

1100

30.0

⑨层卵

砾、砾

粗砂

C40

10Φ22

φ8@100

24×103

18.71

22.76×103

>1.05

CS1-1

1100

30.0

C40

10Φ22

φ8@100

17×103

14.89

22.76×103

S1-2

1100

30.0

C40

10Φ22

φ8@100

17×103

13.14

22.76×103

北京电视

中心

S1

1000

27.0

⑦层卵

砾、砾

C40

12Φ20

φ8@100

18×103

21.94

19.01×103

 

S2

1000

27.0

C40

12Φ20

φ8@100

18×103

27.38

19.01×103

 

S3

1000

27.0

C40

12Φ20

φ8@100

18×103

24.78

19.01×103

 

S4

800

27.0

C40

10Φ20

φ8@100

14×103

25.81

12.40×103

>1.13

S6

800

27.0

C40

10Φ20

φ8@100

16.8×103

29.86

12.40×103

>1.35

续表5.8-1

财富中心

一期公寓

22#

800

24.6

⑦层卵

C40

12Φ18

φ8@100

13.8×103

12.32

11.39×103

>1.12

21#

800

24.6

C40

12Φ18

φ8@100

13.8×103

12.17

11.39×103

>1.12

59#

800

24.6

C40

12Φ18

φ8@100

13.8×103

14.98

11.39×103

>1.12

财富中心

二期

办公楼

64#

800

25.2

⑦层卵

C40

12Φ18

φ8@100

13.7×103

17.30

11.39×103

>1.11

1#

800

25.2

C40

12Φ18

φ8@100

13.7×103

16.12

11.39×103

>1.11

127#

800

25.2

C40

12Φ18

φ8@100

13.7×103

16.34

11.39×103

>1.11

财富中心

二期公寓

 

402#

800

21.0

⑦层卵

C40

12Φ18

φ8@100

13.0×103

18.60

11.39×103

>1.05

340#

800

21.0

C40

12Φ18

φ8@100

13.0×103

14.35

11.39×103

>1.05

93#

800

21.0

C40

12Φ18

φ8@100

13.0×103

12.64

11.39×103

>1.05

财富

中心酒店

16#

800

22.0

⑦层卵

C40

12Φ18

φ8@100

13.0×103

13.72

11.39×103

>1.05

148#

800

22.0

C40

12Φ18

φ8@100

13.0×103

14.27

11.39×103

>1.05

226#

800

22.0

C40

12Φ18

φ8@100

13.0×103

13.66

11.39×103

>1.05

首都国际

机场

航站楼

NB-T

800

30.8

粉砂、

粉土

C40

10Φ22

φ8@100

16.0×103

37.43

19.89×103

>1.26

NB-T

800

41.8

C40

16Φ22

φ8@100

28.0×103

53.72

19.89×103

>1.57

NB-T

1000

30.8

C40

16Φ22

φ8@100

18.0×103

37.65

11.70×103

 

NC-T

800

25.5

C40

10Φ22

φ8@100

12.8×103

43.50

18.30×103

>1.12

NC-T

1000

25.5

C40

12Φ22

φ8@100

16.0×103

68.44

11.70×103

>1.13

ND-T

800

27.65

C40

10Φ22

φ8@100

14.4×103

62.33

11.70×103

>1.23

ND-T

1000

38.65

C40

16Φ22

φ8@100

24.5×103

61.03

19.89×103

>1.03

ND-T

1000

27.65

C40

12Φ22

φ8@100

20.0×103

67.56

19.39×103

>1.40

ND-T

800

38.65

C40

12Φ22

φ8@100

18.0×103

69.27

12.91×103

>1.42

中央电视台

TP-A1

1200

51.70

中粗

砂、卵

C40

24Φ25

φ10@100

33.0×103

21.78

29.4×103

>1.12

TP-A2

1200

51.70

C40

24Φ25

φ10@100

30.0×103

31.44

29.4×103

>1.03

TP-A3

1200

53.40

C40

24Φ25

φ10@100

33.0×103

18.78

29.4×103

>1.12

TP-B2

1200

33.40

C40

24Φ25

φ10@100

33.0×103

14.50

29.4×103

>1.12

TP-B3

1200

33.40

C40

24Φ25

φ8@100

35.0×103

21.80

29.4×103

>1.19

TP-C1

800

23.40

C40

16Φ20

φ8@100

17.6×103

18.50

13.0×103

>1.35

TP-C2

800

22.60

C40

16Φ20

φ8@100

17.6×103

18.65

13.0×103

>1.35

TP-C3

800

22.60

C40

16Φ20

φ8@100

17.6×103

18.14

13.0×103

>1.35

 

以上计算与试验结果说明三个问题:一是影响混凝土受压承载力的成桩工艺系数,对于泥浆护壁非挤土桩一般取ψc =0.8 是合理的;二是在桩顶5 d 范围箍筋加密情况下计入纵向主筋承载力是合理的,同时可使混凝土受侧向约束而提高轴向承载力;三是按本规范公式计算桩身受压承载力的安全系数高于由土的支承阻力确定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安全系数K =2,桩身承载力的安全可靠性处于合理水平。
这里应强调说明一个问题,在工程实践中常见有静载试验中桩头被压坏的现象,其实这是试桩桩头处理不当所致。试桩桩头未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规定进行处理,如:桩顶千斤顶接触不平整引起应力集中;桩顶混凝土再处理后强度
过低;桩顶未加钢板围裹或未设箍筋等,由此导致桩头先行破坏。很明显,这种由于试验处置不当而引发无法真实评价单桩承载力的现象是应该而且完全可以杜绝的。

 

5.8.4

关于桩身稳定系数。工程实践中,桩身处于土体内,一般不会出现压曲失稳问题,但下列两种情况应考虑桩身稳定系数确定桩身受压承载力,即将按规范第5.8.2 条计算的桩身受压承载力乘以稳定系数φ 。一是桩的自由长度较大(这种情况只见于少数构筑物桩基)、桩周围为可液化土;二是桩周围为超软弱土,即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0 kPa 。当桩的计算长度与桩径比lc / d > 7.0 时要按规范表5.8.4-2 确定φ值。而桩的计算长度lc 与桩顶、桩端约束条件有关,lc 的具体确定方法按规范表5.8.4-1 规定执行。

Ⅱ 抗拔桩

 

5.8.7、5.8.8

对于抗拔桩桩身正截面设计应满足受拉承载力,同时应按裂缝控制等级,进行裂缝控制计算。

1 桩身承载力设计
规范式(5.8.7)中预应力筋的受拉承载力fpyApy ,由于目前工程实践中多数为非预应力抗拔桩,故该项承载力为零。近来较多工程的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用于抗拔桩,此时桩顶与承台连接系通过桩顶管中埋设吊筋浇注混凝土芯,此时应确保加芯的抗拔承载力。对抗拔灌注桩施加预应力,由于构造、工艺较复杂,实践中应用不多,仅限于单桩承载力要求高的条件。从目前既有工程应用情况看,预应力灌注桩要处理好两个核心问题,一是无粘结预应力筋在桩身下部的锚固:宜于端部加锚头,并剥掉2m 长左右塑料套管,以确保端头有效锚固。二是张拉锁定,有二种模式,一种是于桩顶预埋张拉锁定垫板,桩顶张拉锁定;另一种是在承台浇注预留张拉锁定平台,张拉锁定后,第二次浇注承台锁定锚头部分。
2 裂缝控制
首先根据规范第3.5 节耐久性规定,参考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按环境类别和腐蚀性介质弱、中、强等级诸因素划分抗拔桩裂缝控制等级,对于不同裂缝控制等级桩基采取相应措施。对于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一级和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二级裂缝控制等级基桩,宜设预应力筋;对于允许出现裂缝的三级裂缝控制等级基桩,应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裂缝最大宽度Wmax,使其不超过裂缝宽度限值,即Wmax Wlim 。

 

Ⅲ 受水平作用桩

5.8.10

当桩处于成层土中且土层刚度相差大时,水平地震作用下,软硬土层界面处的剪力和弯距将出现突增,这是基桩震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采用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方法分析软硬土层界面处的地震作用效应,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