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A 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本附录仅提供我国抗震设防区各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的中心地区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时所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

※注:

本附录一般把”r;设计地震第一、二、三组简称为”r;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A.0.20 四川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不低于9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不小于0.40g

第一组:康定,西昌

2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

第一组:冕宁*

3.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第一组:道孚,泸定,甘孜,炉霍,石棉,喜德,普格,宁南,德昌,理塘,茂县,汶川,宝兴

第二组:松潘,平武,北川(震前),都江堰

第三组:九寨沟

4.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第一组:巴塘,德格,马边,雷波

第二组:越西,雅江,九龙,木里,盐源,会东,新龙,天全,芦山,丹巴,安县,青川,江油,绵竹,什邡,彭州,理县,剑阁*

第三组:荥经,汉源,昭觉,布拖,甘洛

5.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第一组:乐山(除金口河外的3个市辖区),自贡(4个市辖区),宜宾,宜宾县,峨边,沐川,屏山,得荣

第二组:攀枝花(3个市辖区),若尔盖,色达,壤塘,马尔康,石渠,白玉,盐边,米易,乡城,稻城,金口河,峨眉山,雅安,广元(3个市辖区),中江,德阳,罗江,绵阳(2个市辖区)

第三组:名山,美姑,金阳,小金,会理,黑水,金川,洪雅,夹江,邛崃,蒲江,彭山,丹棱,眉山,青神,郫县,温江,大邑,崇州,成都(8个市辖区),双流,新津金堂,广汉

6.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 05g

第一组:泸州(3个市辖区),内江(2个市辖区),宣汉,达州,达县,大竹,邻水,渠县,广安,华蓥,隆昌,富顺,泸县,南溪,江安,长宁,高县,珙县,兴文,叙永,古蔺,资阳,仁寿,资中,犍为,荣县,威远,通江,万源,巴中,阆中,仪陇,西充,南部,射洪,大英,乐至

第二组:梓潼,筠连,井研,阿坝,南江,苍溪,旺苍盐亭,三台,简阳

第三组:红原

 

A.0.24 陕西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第一组:西安(8个市辖区),渭南,华县,华阴,潼关,大荔

第二组:陇县

2.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第一组:咸阳(2个市辖区及杨凌特区),宝鸡(2个市辖区),高陵,千阳,岐山,凤翔,扶风,武功,兴平,周至,眉县,宝鸡县,三原,富平,澄城,蒲城,泾阳,礼泉,长安,户县,蓝田,韩城,合阳

第二组:凤县,略阳

3.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第一组:安康,平利,乾县,洛南

第二组:白水,耀县,淳化,麟游,永寿,商州,铜川(2个市辖区)*,柞水*勉县宁强,南郑,汉中

第三组:太白,留坝

4.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第一组:延安,清涧,神木,佳县,米脂,绥德,安塞,延川,延长,定边,吴旗,志丹,甘泉,富县,商南,旬阳,紫阳,镇巴,白河,岚皋,镇坪,子长*

第二组:府谷,吴堡,洛川,黄陵,旬邑,洋县,西乡,石泉,汉阴,宁陕,城固

第三组:宜川,黄龙,宜君,长武,彬县,佛坪,镇安,丹凤,山阳

 

A.0.25 甘肃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不低于9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不小于0.40g

第一组:古浪

2.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

第一组:天水(2个市辖区),礼县

第二组:平川区,西和

3.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第一组:菪昌,肃北

第二组:兰州(4个市辖区),成县,徽县,康县,武威,永登,天祝,景泰,靖远,陇西,武山,秦安,清水,甘谷,漳县,会宁,静宁,庄浪,张家川,通渭,华亭,陇南,文县

第三组:两当,舟曲

4.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第一组:康乐,嘉峪关,玉门,酒泉,高台,临泽,肃南

第二组:白银(白银区)永靖,岷县,东乡,和政,广河,临潭,卓尼,迭部,临洮,渭源,皋兰, 崇信,榆中,定西,金昌,阿克塞,民乐,永昌,红古区

第三组:平凉

5.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第一组:张掖,合作,玛曲,金塔,积石山

第二组:敦煌,安西,山丹,临夏,临夏县,夏河,碌曲,泾川,灵台

第三组:民勤,镇原,环县

6.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第二组:华池,正宁,庆阳,合水,宁县

第三组:西峰

 

[修订说明]

根据国家标准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第1号修改单(国标委服务函[2008]57)对四川、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地震动参数的相关规定,对汶川地震后相关地区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的中心地区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时所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加以调整。

本附录局部修订所调整的城镇涉及四川省、陕西省和甘肃省的70个城镇,其变化情况如下:

1.新增为80.20g的城镇有7个:

四川省平武、茂县、宝兴和甘肃省的两当由0.15g提高为0.20g,北川(震前)、汶川、都江堰由0.10g提高为0.20g

2、新增为70.15g的城镇有9个:

四川省安县、青川、江油、绵竹、什邡、彭州、理县,陕西省略阳,均由0.10g提高为0.15g。四川省剑阁由0.05g提高为0.15g附近。

3、新增为70.10g的城镇有15个:

四川省广元(3个市辖区)、绵阳(2个市辖区)、罗江,德阳、中江、广汉、金堂、成都市的2个市辖区,陕西省宁强、南郑、汉中,均由0.05g提高为0.10g

4、设防烈度不变而设计地震分组改变的城镇有39个(对砌体结构,其地震作用取值不变;对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其地震作用取值略有增加或减少):

四川省80.20g的九寨沟、松潘,70.15g的天全、芦山、丹巴,70.10g的成都(6个市辖区)、双流、新津、黑水、金川、雅安、名山、洪雅、夹江、郫县、温江、大邑、崇州、邛崃、蒲江、彭山、丹棱、眉山,60.05g的苍溪、盐亭、三台、简阳、旺苍、南江。

陕西省70.10g的勉县。

甘肃省80.30g西和,80.20g文县、陇南、舟曲

此外,部分乡镇的设防烈度与该县级城镇中心地区不同,需按区划图修改单确定:

四川省广元东南、剑阁东南、梓潼东北、中江东南、金堂东南、简阳西北、绵竹西北、什邡西北、彭州西北、汶川西南、理县东部、茂县西部、黑水东部;陕西省宁强西部、南郑东南;甘肃省文县东南、陇南东南角、康县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