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本章适用于砖墙体和砌块墙体承重的多层房屋,其高度和层数不宜超过表5.1.1所列的范围。对隔开间或多开间设置横向抗震墙的房屋,其适用高度和层数宜比表5.1.1的规定分别降低3m和一层。
表5.1.1
多层砌体房屋鉴定的最大高度(m)和层数 |
||||||||||
墙体类别 |
墙体厚度 (mm) |
6度 |
7度 |
8度 |
9度 |
|||||
高度 |
层数 |
高度 |
层数 |
高度 |
层数 |
高度 |
层数 | |||
粘土砖实心墙 |
≥240 |
24 |
八 |
22 |
七 |
19 |
六 |
13 |
四 | |
180 |
16 |
五 |
16 |
五 |
13 |
四 |
10 |
三 | ||
多孔砖墙 |
180~240 |
16 |
五 |
16 |
五 |
13 |
四 |
10 |
三 | |
粘土砖空心墙 |
420 |
19 |
六 |
19 |
六 |
13 |
四 |
10 |
三 | |
300 |
10 |
三 |
10 |
三 |
10 |
三 |
|
| ||
粘土砖空斗墙 |
240 |
10 |
三 |
10 |
三 |
10 |
三 |
|
| |
混凝土中型空心砌块墙 |
≥240 |
19 |
六 |
19 |
六 |
13 |
四 |
|
| |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 |
≥190 |
22 |
七 |
22 |
七 |
16 |
五 |
|
| |
粉煤灰中型实心砌块墙 |
≥240 |
19 |
六 |
19 |
六 |
13 |
四 |
|
| |
180~240 |
16 |
五 |
16 |
五 |
10 |
三 |
|
|
※注:
①房屋层数不包括全地下室和出屋顶小房间;层高不宜超过4m;
②房屋高度指室外地坪到檐口高度,半地下室可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
③房屋上、下部分的墙体类别不同时,应按上部墙体的类别查表;
④粘土砖空心墙指由两片120mm厚砖墙或120mm厚砖墙与2}Omm厚砖墙通过卧砌砖连成的墙体口。
5.1.2
抗震鉴定时,房屋的高度和层数、抗震墙的厚度和间距、墙体的砂浆强度等级和砌筑质量、墙体交接处的连接以及女儿墙和出屋面烟囱等易引起倒塌伤人的部位应重点检查;7~9度时,尚应检查楼、屋盖处的圈梁,楼、屋盖与墙体的连接构造,墙体布置的规则性。
5.1.3
多层砌体房屋的外观和内在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墙体不空臌、无严重酥碱和明显歪闪;
(2)支承大梁、屋架的墙体无竖向裂缝,承重墙、自承重墙及其交接处无明显裂缝;
(3)木楼、屋盖构件无明显变形、腐朽、蚁蚀和严重开裂;
(4)混凝土构件符合本标准第6.1.3条的有关规定。
5.1.4
多层砌体房屋,可按结构体系、房屋整体性连接、局部易损易倒部位的构造及墙体抗震承载力,对整幢房屋的综合抗震能力进行两级鉴定。符合本章第一级鉴定的各项规定时,可评为满足抗震鉴定要求;不符合第一级鉴定要求时,除本章第5.2节有明确规定的情况外,应由第二级鉴定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