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1
本条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O)、《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等相关规范以及防空地下室结构选材的特点重新修订。
4.11.2
由于多本现行规范、规程对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的取法不一致,易造成混乱,本条参照《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进一步明确。
4.11.6
本条根据防空地下室结构受力特点,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提出,与三级抗震要求一致。
4.11.7
由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在构造要求中提高了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为与其相适应,表4.11.7进行了调整。其中C40~C80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系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O)中有关公式计算后取整给出,见表4&emdash;4:
表4-4
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计算表 |
|||||||||
混凝土强度等级 |
C40 |
C45 |
C50 |
C55 |
C60 |
C65 |
C70 |
C75 |
C80 |
HRB335级 |
0.29 |
0.30 |
0.32 |
0.33 |
0.34 |
0.35 |
0.36 |
0.36 |
0.37 |
HRB400级 |
0.27 |
0.28 |
0.30 |
0.31 |
0.32 |
0.33 |
0.34 |
0.34 |
0.35 |
平均值 |
0.28 |
0.29 |
0.31 |
0.32 |
0.33 |
0.34 |
0.35 |
0.35 |
0.36 |
取值 |
0.3 |
0.35 |
由于防空地下室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通常较大,纵向受力钢筋很少采用HPB235级钢筋,故上表计算未予考虑。当采用HPB235级钢筋时,受弯构件、偏心受压及偏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有关规定。
由于卧置于地基上防空地下室底板在设计中既要满足平时作为整个建筑物基础的功能要求,又要满足战时作为防空地下室底板的防护要求,因此在上部建筑层数较多时,抗力级别5级及以下防空地下室底板设计往往由平时荷载起控制作用。考虑到防空地下室底板在核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升压时间较长,动力系数可取1.0,与顶板相比其工作状态相对有利,因此对由平时荷载起控制作用的底板截面,受拉主筋配筋率可参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予以适当降低,但在受压区应配置与受拉钢筋等量的受压钢筋。
4.11.11
双面配筋的钢筋混凝土顶、底板及墙板,为保证振动环境中钢筋与受压区混凝土共同工作,在上、下层或内、外层钢筋之间设置一定数量的拉结筋是必要的。考虑到低抗力级别防空地下室卧置地基上底板若其截面设计由平时荷载控制,且其受拉钢筋配筋率小于本规范表4.11.7内规定的数值时,基本上已属于素混凝ii作范围,因此提出此时可不设置拉结筋。但对截面设计虽由平时荷载控制,其受拉钢筋配筋率不小于表4.11.7内数值的底板,仍需按本条规定设置拉结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