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异形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5.2.1

异形柱的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

1 无地震作用组合

         (5.2.1-1)

2 有地震作用组合

剪跨比大于2的柱:

         (5.2.1-2)

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

         (5.2.1-3)

式中    :斜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

        :受剪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0.85;

        :验算方向的柱肢截面厚度;

        :验算方向的柱肢截面有效高度。

  

5.2.2

异形柱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柱承受压力时

1)无地震作用组合

         (5.2.2-1)

2)有地震作用组合

         (5.2.2-2)

 

2 当柱出现拉力时

1)无地震作用组合

         (5.2.2-3)

2)有地震作用组合

         (5.2.2-4)

 式中   :剪跨比。无地震作用组合时,取柱上、下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的较大值与相应的剪力设计值和柱肢截面有效高度的比值;有地震作用组合时,取柱上、下端未经按本规程第5.1.5条~5.1.7条调整的组合的弯矩设计值的较大值与相应的剪力设计值和柱肢截面有效高度的比值,即;当柱的反弯点在层高范围内时,均可取,当时,取;当时,取;此时,为柱净高。

       :无地震作用组合时,为与荷载效应组合的剪力设计值相应的轴向压力或拉力设计值;有地震作用组合时,为有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向压力或拉力设计值,当轴向压力设计值时,取,此处,为全截面面积;

       :验算方向的柱肢截面厚度范围内同一截面箍筋各肢总截面面积;,此处,范围内同一截面内箍筋的肢数,为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

       :沿柱高度方向的箍筋间距。

当公式(5.2.2-3)右边的计算值和公式(5.2.2-4)右边括号内的计算值小于时,应取等于。且值不应小于

 

5.2.3

有地震作用组合的异形柱斜截面剪力设计值Vc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 二级抗震等级

         (5.2.3-1)

2 三级抗震等级

         (5.2.3-2)

3 四级抗震等级取有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设计值。

式中       :有地震作用组合、且经调整后的柱上、下端弯矩设计值;

           :柱的净高。

在公式(5.2.3-1)和公式(5.2.3-2)中,之和应分别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计算,并取其较大值。的取值应符合本规程第5.1.5条~第5.1.7条的规定。

 

5.2.4

二、三级抗震等级的角柱,有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设计 值应按本规程第5.2.3条经调整后的剪力设计值乘以不小于1.1 的增大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