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条
重要或受力复杂的结构,宜采用弹塑性分析方法对结构整体或局部进行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分析宜遵循下列原则:
1 应预先设定结构的形状、尺寸、边界条件、材料性能和配筋等;
2 材料的性能指标宜取平均值或实测值,可按本规范附录C 采用,或通过试验分析确定;
3 宜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的不利影响;
4 分析结果用于承载力设计时,应考虑承载力不定性系数,对结构的抗力进行适当调整。
第5.5.2条
混凝土结构的弹塑性分析,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静力或动力分析方法。结构的基本构件计算模型宜按下列原则确定:
1 梁、柱等杆系构件可简化为一维单元,宜采用纤维束模型或塑性铰模型;
2 墙、板等构件可简化为二维单元,宜采用膜单元、板单元或壳单元;
3 复杂的混凝土结构、大体积结构、结构的节点或局部区域需作精细分析时,宜采用三维块体单元。
第5.5.3条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可按本规范附录C 采用,也可通过试验分析确定。
构件、截面或各种计算单元的受力-变形关系宜符合实际受力情况。某些变形较大的构件或节点进行局部精细分析时,宜考虑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滑移
本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