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模型控制
[ 菜单路径 ]  结构 > 标准层和楼层 > 模型控制

 

区分 版本 / Revision No. 改善建议者 改善内容 内容列表
产品功能 Ver.112 R3 / No.2009-03
手册内容 Ver.110 R2 / No.2009-02

 

功能说明

 

图 3.3.1-1  模型控制

 

对模型的总信息、边界条件及构件有限元网格划分尺寸等主控数据参数的设置。

(1)总信息

  • 结构体系:分为框架结构、框剪结构、框筒结构、筒体结构、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复杂高层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异形柱+框架结构、异形柱+剪力墙结构等结构体系,程序自动按相应规范进行正确的构件内力调整及满足设计构造要求。 

  • 结构材料: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有填充墙的钢结构、无填充墙的钢结构,此参数便于程序正确选择相关规范计算地震力和风荷载。

  •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高度级别:选择结构适用的高度级别A或B,此参数主要影响结构的位移比、楼层受剪承载力验算等规范相关的验算及设计构造;执行自动审核功能时,可以以此判断结构是否超高、高宽比是否超限、抗震等级定义是否正确等审核内容。

          刚度调整系数
  •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Bk:现浇楼板作为梁的有效翼缘形成 T 形截面,提高了楼面梁的刚度,计算时采用刚度放大系数予考虑。取值范围一般为1.3~2.0,现浇中梁一般取2.0,可参考《高规》5.2.2条规定;

  • 边梁刚度调整系数(1+Bk)/2: 程序根据交互的Bk数值,按照(1+Bk)/2公式自动计算边梁刚度放大系数; 

  •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取值范围0.5~1.0。多、高层结构设计中允许连梁开裂,开裂后的连梁刚度有所降低,程序通过连梁刚度折减系数来考虑开裂后的连梁折减刚度。为避免连梁开裂过大,此系数不宜小于0.5。

(2)边界条件
  • 自动约束基底:对模型最底层的节点(柱、墙)进行约束,包括对底层墙划分单元的底部节点进行约束,约束方式分为固定、铰支两种,勾选上程序自动按照选择的约束方式进行计算,对于支撑构件程序不能自动约束基底;若不勾选时,需要用户定义基底约束条件。

  • 考虑梁柱重叠部分的刚域效果:设定计算中是否考虑梁柱重叠部分的刚域效果,考虑刚域效果时,基于构件尺寸的长度,自动计算刚域长度。

  • 点击 按钮弹出刚域效果设置对话框,如图:

 

图 3.3.1-2  刚域设置

  • 刚域长度修整系数:即刚域修正系数取值范围0~1.0,取为0时,不考虑刚域效果;默认为1;

  • 内力输出位置:构件内力输出位置;

  • 修正前位置:在节点区外边缘(对于梁的内力为柱边位置;对于柱内力为梁的上、下翼缘处位置)输出构件内力,同时影响自重计算长度和分布荷载的计算。

  • 修正后位置:在经刚域长度修正系数调整后的位置处输出构件内力。选择修正后位置时,构件自重、分布荷载的大小及构件内力的输出位置取决于修正后的刚域长度。

        (3) 网格尺寸

  • 楼板:楼板作为弹性板参与整体结构分析时,板元的细分尺寸,一般工程取1.0m左右;对于刚性板假定时此参数不起作用。

  • 一般墙:整体分析时墙元细分尺寸,一般工程取1.0m左右。

  • 转换梁:转换梁采用板元分析时,板元细分尺寸,一般采用1.0m左右;转换梁在模型中需要指定。

  • 详细分析墙:模型中需要特殊详细分析的剪力墙墙元细分尺寸,一般细分尺寸取0.50m左右; 详细分析墙在模型中需要指定。

        (4) 所有构件的内部节点自由度全部耦合
              构件进行有限元网格细分后,每个构件因细分产生的边界节点均与相邻构件细分节点相耦合,保证相邻节点处位移完全协调一致;

        (5)对墙洞口的处理

 

图3.3.1-3  剪力墙洞口处理方法设置

 

  ① 忽略洞口:当剪力墙洞口尺寸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将被忽略:

B2:被忽略洞口的宽度,程序默认为0.6m;

H2:被忽略洞口的高度,程序默认为0.6m;

② 不设置边缘构件:同时满足下列尺寸要求的剪力墙洞口,其洞口边缘将不设置边缘构件:

B2:洞口边不设置边缘构件的最小洞口宽度,程序默认为0.9m;

H2:洞口边不设置边缘构件的最小洞口高度,程序默认为0.9m;

③ 按框架梁设计的墙梁跨高比:当勾选此项时,对跨高比满足此要求的墙梁都将按框架梁进行设计。

Ln/h:墙梁按框架梁设计的最小跨高比,程序默认为5。

④ 当墙肢长度与墙厚之比小于3时按柱设计:程序默认将长度与厚度之比小于3的墙肢按柱进行设计。

 
 

 

注意事項

(1)连梁的判断:程序把两端都与剪力墙相连,且至少在一端与剪力墙轴线的夹角不大于30°的梁自动判断为连梁,另外也可使用主菜单分析设计>构件类型>修改构件类型命令指定连梁,具体介绍参见第7.2.2节;
(2)自动约束基底:此处设置成全部固结或者铰支后,在模型中可通过主菜单边界>支承修改基底部分构件的约束条件;
(3)考虑刚域时程序的内部处理:
      a. 考虑刚域效果时,柱构件自重计算按两端节点长度计算;梁构件自重计算按两端节点间扣除刚域长度的净距离计算。
      b. 对于梁端释放约束处不考虑刚域效应。
(4)网格尺寸:墙元及板元细分尺寸越小,计算精度越高,结果的准确度越高,但是细分尺寸越小所需分析计算时间越长;

 

1

考虑刚域效果的分析

2

考虑刚域的分析

3

命名的平面功能

4

控制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