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能点
   1.5.1
   3.1.2 静力弹塑性分析的抗震设计原理
   3.3.2
性能点意味着结构对于地震作用所拥有的最大的非线性承载力和最大位移
性能点结果



总应变
   1.5.6
   2.5.5
总步骤数
总高度比值不超过2



意味着处于第一屈服状态



成 分
   5.2.4
   2.6.4
   5.3.1
   4.1.2
   7.3
   1.5.2
   5.3.2
   1.5.3
   5.1
   7.2
   6.1
   1.4.1
   1.1.3
   5.2.1
   7.3.2
   5.2.3
   7.3.3
   7.2.15
成分
   2.6.4
   1.6.4
   5.4
   7.2.16
   2.5.1
   3.4
   2.5.2
   2.1.1
   3.1.7
   4.2.3
   7.1.1
   1.2
   2.4.1
   6.2.1
   7.1.3
成分与变形的关系模型
成分中默认勾选在
成分中默认勾选在铰类型定义中定义了非线性特性的
   2.6.4
   1.6.4
成分中默认勾选在铰类型定义中定义了非线性特性的内力项
   2.6.4
   1.6.4
成分之间发生相关关系
成分互相独立
成分互相独立互不相关
成分互相独立无关联
成分使用高斯积分点位置的变形
成分出现0或负值
成分判断屈服的准则
成分可指定不同的积分点
成分在各步骤发生的
成分在各荷载工况发生的
成分完全独立
成分定义为非线性才会在后处理中激活该
   1.5.2
   2.5.1
成分定义为非线性时才会在后处理中激活该
成分有可能出现0或负值
成分析数据
   3.4
   1.2
成分析数据命令
成分的
   1.5.2
   5.2.4
   2.5.1
成分的初始刚度
成分的屈服是按照高斯点的屈服数量占高斯点数量的比值来判断的
   1.4.1
   2.4.1
成分的弹塑性铰的初始刚度
成分的影响三个
成分的柔度f
成分的相关曲线
   1.5.2
   2.5.1
成分的铰信息
成分的铰的
成分的铰的柔度
成分的非线性特性
   5.2.3
   5.2.4
   7.2.15
   7.2.16
成分的非线性特性 表5.2.4
成分的非线性特性定义方法
成分相互独立
   6.1
   7.1.1
成分间互不相关
成分间互相独立
   7.3
   7.2
成分间互相相关的PMM类型
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成分非线性特性 表5.2.3




   1.5.2
   2.5.1
   1.5.3
   1.5.4
   2.3.1
   1.1.2
   1.5.5
   1.1.3
   1.4.1
   1.5.6
   1.4.2
   2.6.2
   1.3.1
   2.5.2
   2.5.3
   1.6.1
   2.5.4
   1.6.2
   2.5.5
   1.2
   1.6.3
   2.4.1
   1.6.4
   2.4.2
   1.5.1
或"-"向
或"r/mm
   1.5.6
   2.5.5
或"r;-"向
或"r;r/mm
或"只受压
或三向地震作用的组合
或下
   1.5.2
   2.5.1
或其它方向的静力荷载工况
或其它方向的静力荷载工况时
或删除已经分配的铰特性值
或压力
或叫延性设计
或墙柱单元的提示窗口
   1.5.2
   2.5.1
或墙柱后就会自动生成函数名称
   1.5.2
   2.5.1
或墙柱后自动生成函数名称
或墙柱就会自动生成函数名称
   1.5.2
   2.5.1
或多轴
或多轴模型
或屈服位移
或应变的方向
   1.5.2
   2.5.1
或应变随步骤的变化曲线
   1.5.2
   2.5.1
或替换已
   1.4.2
   2.4.2
或替换已有的铰特性类型
或替换已有的铰特性类型或删除已经分配的铰特性值
或步长控制函数法时才被激活
或混凝土破裂
或滞回曲线
或者平面抗侧力构件布置角度不是整体坐标系X
或者用户的静力荷载工况的方向不是整体坐标系X
或铰数据



截面
   5.2.2
   5.2.4
截面屈服后卸载过程中刚度也会发生退化
截面曲率延性系数
   1.5.6
   2.5.5
截面的刚度由受拉钢筋的受弯屈服状态决定



所以Pushover分析有必要考虑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初始
所以一般可取5个积分点
所以两端弯矩大小相同且符号相同的梁单元的初始柔度和初始刚度如下
所以为了既满足计算结果的精确度又保证计算效率
   4.3.1
   3.1.4
所以使用柔度法的单元构件的
所以动力弹塑性分析有必要考虑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初始
所以又被称为基于位移的设计
所以可
所以可将式
所以在定义铰的弯矩
所以在实际工程上的普及应用受到了限制
所以在弹性范围内非线性铰的的柔度为0
所以当积分点为两个时
所以有
所以用户输入的铰的初始刚度在单元屈服前对分析结果没有影响
所以程序提供了选择输出所需内容的对话框
   1.4.3
   2.4.3
所以结构大师中使用了高斯
所以铰的
所以需要将地震波
所以需要将地震波的有效峰值加速度调整到罕遇地震作用等级
所以需要设定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分析终止条件
所有值
所有构件的内部节点自由度全部耦合
所谓基于性能的
所谓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以某种目标性能
所谓增量是指两个步骤间的位移增量或荷载增量
所谓的骨架曲线就是单元的力和变形之间的关系曲线



手册内容
   2.8
   1.8
   2.7.1
   2.4.3
   1.5.2
   2.7.2
   1.5.3
   1.7
   2.1
   1.1.1
   1.5.4
   2.3.1
   2.7
   1.1.2
   1.5.5
   2.3.2
   1.1.3
   1.4.1
   1.5.6
   2.3.3
   2.6.1
   1.1.4
   1.4.2
   2.6.2
   1.4.3
   1.7.1
   2.6.3
   1.1
   2.6.4
   1.7.2
   1.3.1
   2.5.1
   1.3.2
   2.5.2
   1.3.3
   2.1.1
   2.5.3
   1.6.1
   2.1.2
   2.5.4
   1.6.2
   2.5.5
   1.2
   1.6.3
   2.2
   2.4.1
   1.6.4
   2.4.2
   1.5.1
   5.3.1
   4.1.2
   7.3
   7.2.9
   6.2.2
   8.3
   5.3.2
   6.2.3
   3.2.1
   3.1.1 静力弹塑性分析的目的2
   6.2.4
   3.2.2
   5.1
   8.2
   7.2.10
   3.2.3
   6.2.5
   7.2
   6.1
   3.2.4
   7.2.11
   5.2.1
   3.2.5
   7.3.1
   7.2.12
   5.2.2
   7.3.2
   7.2.13
   5.2.3
   4.3.1
   7.3.3
   7.2.14
   5.2.4
   4.3.2
   7.2.15
   8.1.1
   3.1.3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8.1.2
   7.2.16
   7.2.1
   3.1.4
   7.2.2
   3.1.5
   3.4
   7.2.3
   3.1.6
   7.2.4
   4.2.1
   3.1.7
   7.2.5
   5.4
   4.2.2
   3.3.1
   3.1.2 静力弹塑性分析的抗震设计原理
   4.2.3
   3.3
   3.3.2
   7.2.6
   7.1.1
   7.2.7
   3.3.3
   7.1.2
   7.2.8
   6.2.1
   4.1.1
   8.4
   7.1.3



才会产生非线性弹簧铰



打开
打开和保存按钮



扭矩
   1.5.5
   6.1
   5.2.2
   5.2.4
   1.5.4
   7.1.1
扭矩成分
扭矩成分的铰的
扭转



技术原理
   5.3.1
   4.1.2
   7.3
   7.2.9
   6.2.2
   8.3
   5.3.2
   6.2.3
   3.2.1
   3.1.1 静力弹塑性分析的目的2
   6.2.4
   3.2.2
   5.1
   8.2
   7.2.10
   3.2.3
   6.2.5
   3.2.4
   7.2.11
   5.2.1
   3.2.5
   7.3.1
   7.2.12
   5.2.2
   7.3.2
   7.2.13
   5.2.3
   4.3.1
   7.3.3
   7.2.14
   5.2.4
   4.3.2
   7.2.15
   8.1.1
   3.1.3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8.1.2
   7.2.16
   7.2.1
   3.1.4
   7.2.2
   3.1.5
   3.4
   7.2.3
   3.1.6
   7.2.4
   4.2.1
   7.2.5
   4.2.2
   3.3.1
   3.1.2 静力弹塑性分析的抗震设计原理
   4.2.3
   3.3
   3.3.2
   7.2.6
   7.1.1
   7.2.7
   3.3.3
   7.2.8
   6.2.1
   4.1.1
   8.4
技术手册中关于板单元的介绍




   4.1.1
   6.2.4
   1.1.2
   1.5.6
   1.4.1
   1.1.3
   2.6.2
   3.1.1
   3.1.2
   2.1.1
   1.6.2
   3.3
   2.5.5
   3.3.3
   2.4.1
抗剪
   1.1.3
   2.1.1
抗剪屈服强
抗剪屈服强度及对应的混凝土剪应变
抗弯刚度使用EI
   1.4.1
   2.4.1
抗弯刚度可选6EI
   1.4.1
   2.4.1
抗弯刚度在
   1.4.1
   2.4.1
抗扭刚
   1.4.1
   2.4.1
抗扭刚度GJ
   1.4.1
   2.4.1
抗裂弯矩Mc
抗规
   1.6.2
   1.1.2
   2.6.2
   3.3.3
   4.1.1
抗震墙结构和底部框架砖房
抗震设计原则
抗震设防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