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5
   8.6.4
   11.3
   7.3.1
   8.5.1
   7.3.4
   8.5.4
   8.4.1
   8.5.6
   7.9
   7.5.1
   8.4.4
   3.3.1
   8.4.5
   11.7.1
   4.1.1
   5.3.1
   7.1.4
   8.6.2
   5.3.2
   8.6.9
   8.6.10
   8.7.13
   7.1.2
   7.1.1.2
   7.1.3.2
   Index_B
   7.10 表格
   7.9.2
   8.5.7
   3.1.1.3
   9.1
   1.3 使用限制
   6.2.1
   6.2.3
柱/墙,基础:选择是否对柱、墙和基础设计时进行活荷载折减。可根据《荷规
柱C
柱、墙、支撑在恒荷载作用下的轴力之和
柱、墙、支撑在恒荷载作用下的轴力之和(kN
柱、墙、支撑在活荷载作用下的轴力之和
柱、墙、支撑在活荷载作用下的轴力之和(kN
柱、墙、支撑在竖向力作用下的轴力之和
柱、墙、支撑在竖向力作用下的轴力之和(kN
柱上端
   8.6.9
   8.6.10
柱两边的数分别为柱
柱两边的数分别为柱该
柱两边的数分别为柱该方向的计算
柱两边的数分别为柱该方向的计算长度系数
柱为
   8.5.6
   8.5.7
柱为三等分点
柱优化时
柱优化设计
柱全截面允许的最大配筋率
柱全截面配筋率
柱内
柱内力
柱内力时程图形结果
柱内力输出
   8.7.10
   8.7.12
柱剪力
柱剪力百分比
柱单根
柱单根角筋面积
柱及剪力墙的截面进行优化设计
柱可以布置在网点
柱和墙的材料强度等级宜相同
柱和支撑
柱和梁的中心线不一致
柱墙
柱墙竖向构件
柱子全截面配筋面积计算方法
柱子的
柱子的体积配箍率是按普通箍和复合箍的要求取值的
柱子的箍
柱子的箍筋是按用户输入的箍筋间距计算的
柱容许轴压比
柱局部坐标系见图5.3.1
柱层
柱属性
柱布置应满足
柱并保持节点自由度耦合
柱或工具栏上 按钮
柱或线布置荷载
柱截面
柱截面的宽厚比、最大宽厚比
柱截面的长细比
柱截面的高厚比、最大高厚比
柱截面选取是否经济的统计结果
柱数
   8.7.9
   8.7.1
柱构件的UMD工具箱如下
柱构件的局部坐标系z轴与整体坐标系X轴
柱构件的局部坐标系z轴与整体坐标系X轴夹角
柱构件自重计算按两端节点长度计算
柱构件自重计算按两端节点长度计算;梁构件自重计算按两端节点间扣除刚域长度的净距离计算
柱的I
柱的上下端节点处交汇的各柱线刚度之和与交汇的各梁线刚度之和的比值
   7.1.3
   7.1.3.2
柱的剪力
柱的宽度将根据柱高和柱宽的比值来确定
柱的局部坐
柱的局部坐标
柱的局部坐标方向不能转换
柱的截面尺寸应满足
柱的类别
   7.1.3
   7.1.3.2
柱的配筋率应满足
柱的高度
   7.1.3
   7.1.3.2
柱箍筋面积是指配箍间距范围内的箍筋面积
柱类型
   7.1.3
   7.1.3.2
柱类型表格
柱线
柱节点域配箍面积
柱荷载
柱荷载或线荷载的操作方法与布置梁荷载类似
柱荷载的
柱荷载的操作对话框
柱荷载的操作对话框说明与梁荷载类似
柱计算
柱计算轴
柱计算轴压比
柱计算长度系数
柱计算长度系数计算
柱计算长度系数计算方法及截面净毛面积
柱计算长度系数计算方法及截面净毛面积比等
柱计算长度系数采用混凝土规范7.3.11
   7.1.3
   7.1.3.2
柱设计
柱超筋超限信息
柱轴
   8.5.1
   Index_B
   8.1.1
   8.3.2
   8.6
柱轴力的时程图形结果
柱轴压比
   8.1.1
   8.6
柱轴压比和计算长度系数
柱轴压比的适宜范围
柱轴压比限值宜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
柱适宜轴
柱适宜轴压比范围
柱适宜轴压比范围及经济性判别标准
柱适宜配筋率范围
柱配筋率的适宜范围
柱配筋简图如下
柱配筋设计方法
   7.1.3
   7.1.3.2
柱默认输出两个端点位置
柱(墙)的竖向刚度仅考虑本层的竖向构件的轴向刚度EA
柱:将框架柱
柱:将钢柱包含到批量设计中




   8.5.6
   8.6.3
   4.4.1
   3.2.2
   8.6.4
   8.7.9
   4.4.11
   4.4.2
   5.3.4
   6.1.1
   3.2.3
   4.1.5
   8.2.1
   6.2.6
   11.3
   11.5.1
   4.4.3
   5.4
   8.2.2
   6.2.7
   3.2.4
   6.1.2
   8.5.1
   8.6.6
   8.2.3
   4.4.4
   4.1.7
   3.1.1
   7.3.2
   8.6.7
   8.7.10
   4.4.5
   3.1.2
   4.3.1
   7-4
   10.4.1
   8.5.3
   8.6.8
   10.1.1
   8.7.11
   4.4.6
   8.1.1
   10.4.2
   8.5.4
   8.6.9
   8.7.12
   8.1.2
   8.5.5
   12.3
   4.4.8
   5.2
   4.3.4
   7.9.1
   7.3.6
   10.4.4
   8.4.1
   4.4.9
   7.9.2
   10.4.5
   8.4.2
   5.1
   4.3.6
   7.3.8
   7.9.3
   6.3.1
   10.5.1
   8.4.3
   8.7.1
   8.6.10
   4.2.2
   7.9.4
   6.3.2
   12.2.1
   8.7.2
   9.2.1
   8.6.11
   3.3.1
   4.3.8
   7.5.2
   6.6.1
   7.1
   10.2.2
   12.2.2
   9.2.2
   4.5.1
   3.3.2
   7.1.1
   11.4.1
   11.7.1
   8.7.4
   4.5.2
   8.4.7
   11.7.2
   9.2.4
   8.3.2
   4.1.1
   6.2.2
   8.6.1
   8.3.3
   5.3.1
   7.10.3
   8.3.4
   8.6
   8.6.2
   5.3.2
   3.2.1
   7.6
   7.1.3
   7.1.2
   6.2.5
   4.5.2.1
   7.1.2.2
   7.1.3.2
   4.5.2.2
   6.1.1.1
   Index_B
   11.1
   6.1.1.2
   1.4 工作界面
   6.1.1.3
   Index_D
   6.1.1.5
   12.1
   11.6
   8.7.13
   11.2
   8.5.7
   7.3.9
   3.1.1.1
   2.2 数据文件
   7.8.1
   3.1.1.3
   13.3
   9.2.3
   6.2.1
   7.8.3
   1.1
   9.2.5
   6.2.3
   1.2
   6.2.4
标y轴的正
标为止
标位置
标位置复制新构件
标准值
   8.7.10
   8.6.9
   8.1.2
   8.6
   8.7.13
标准值对话框
标准值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7.1.2
   7.1.2.2
标准值结果
标准值结果文件
标准值输出格式如下
标准层
   11.3
   3.2.1
   3.2.2
   3.2.3
   3.2.4
   7.8.1
标准层不能脱离楼层存在
   3.2.2
   3.2.1
标准层即为楼层的结构构件布置位置相同
标准层号为P1
标准层名称
标准层和楼层
   3.2.2
   3.2.3
   4.1.5
   4.3.4
   4.3.1
   3.3.1
   6.2.2
   3.2.1
   3.2.4
   6.2.1
标准层和楼层中定义楼层时定义的楼面荷载
标准层和楼层中解除
标准层和楼层中选择
标准层和楼层设置标准层所有楼
标准层和楼层设置标准层所有楼板的楼板类型
标准层或楼层
标准层或自然楼层
标准层数量
标准层进行复制
   3.2.2
   3.2.1
标准组合
   8.6.6
   8.6.7
标准组合及准永久组合以图形方式显示底层柱
标准组合和人防组合
标准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标准视图
   11.1
   Index_D
标后使用键盘的Delete键
标后使用键盘的Delete键将其删除
标后点击
标后点击适用按钮
标层
标志
   10.4.2
   11.7.1
   8.6.4
标志的配筋面积为考虑地震的控制工况计算所得
   7.9.1
   7.9.2
   7.9.3
标注在柱括号内的两个数是柱轴
标注在柱括号内的两个数是柱轴压比
标注显示数值区域的字符
   8.5.3
   8.2.2
标签
标签标志
标签页中所有的项都设置为默认值
标签页中所有项都设置为默认值
标题
标题栏
标题视图
   3.2.2
   3.2.3
   3.2.1
   3.2.4
标高



栏中
栏中包含了程序中所有的命令
栏中选择功能组
栏中选择相应的命令
栏和



树形菜单中



校审
校审中梁
校审主
校审剪力墙间距是否超限
校审剪力墙高度是否超限
校审地震作用
校审基本周期是否超规
校审基本风压值是否正确
校审墙的最小厚度是否超限
校审宽扁梁的尺寸是否超限
校审屋面恒荷载
校审屋面活荷载
校审悬臂梁是否被指定为调幅梁
校审抗震等级设置是否正确
校审振形数量取值是否充分
校审是否存在hw/bw不大于3的剪力墙
校审是否存在剪跨比小于1.5的柱
校审是否有梁错误布置在墙梁和连梁上
校审是否需要做0.2Q0调整
校审是否需要做时程分析
校审是否需要做罕遇地震验算
校审是否需要考虑偶然偏心
校审是否需要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校审是否需要考虑周期折减
校审是否需要考虑扭转耦联
校审是否需要验算结构顶点加速度
校审材料和截面是否同时变化
校审构件的承载
校审构件的挠度是否超限
校审构件的配筋率是否超限
校审构件裂缝是否超限
校审柱的最小截面尺寸是否超限
校审框支梁是否被指定为调幅梁
校审框架结构是否要做薄弱层验算
校审梁柱偏心距离是否超限
校审梁的最小截面尺寸是否超限
校审楼板的最小厚度是否超限
校审楼面恒荷载
校审楼面活荷载
校审的内容和结果及其错误位置
校审短肢剪力墙的数量是否超限
校审系统
   10.2.1
   10.2.2
校审系统提供与规范条款的链接
校审结构每平方米
校审转换层是否被设定为刚性板
校审转换层的位置是否超限
校审边缘构件的体积配箍率
校审钢筋混凝土材料强度最大值
校审钢筋混凝土材料强度最小值
校审隔墙荷载
校审雪荷载值是否正确
校审风荷载体型系数是否正确
校审风荷载作用
校核的主要内容有
校核结果及输出内容介绍
   10.2.1
   10.2.2
   10.3
校核记录功能介绍
   10.2.1
   10.2.2
   10.3


>>